经济层面

一、表现

经济风险又称经营风险,是指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引起企业未来一定期间受益或现金流量变化的一种潜在风险。这里的汇率变化特指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该种风险对项目盈亏影响巨大,需高度关注。

合同甲方为了防止未来因汇率剧烈波动而多支付货币,通常倾向于以其自身资金的来源币种作为结算货币。同理,合同乙方通常需要以其自身需大量支付的币种(如购置大型设备等),或者直接选择如美元等相对稳定的硬通货作为结算货币。当双方选择的货币不一致时,矛盾产生且难以调和。这时,乙方若不想放弃项目,就只能选择承担全部风险。这种方式效果如何,来看一个案例。

1.事例背景

2013年,某公司与某非洲国家港务局签订项目建设合同,总额34.44亿当地币(不含税价),折合3.35亿美元(签约当日汇率10.2729)。该项目由该国政府担保,由非洲发展银行提供贷款,以南非兰特币支付。

在合同谈判过程中,项目经理部通过努力最终说服业主承担了一半的汇率损失,约定:以签约当日汇率10.2729为基准,5%以内的汇率浮动风险由公司承担,超过5%部分由双方各承担一半。与业主进行结算时,项目经理部以10.2729加上当日汇率市场变化调整为发票结算汇率,以美元计价工程量乘以发票结算汇率开具当地币的发票,业主根据工程结算单上明确的78.3%工程款金额指令非洲发展银行汇出兰特。

2.套保合同

2014年3月14日,为防范汇率风险,项目部经评估和可行性分析,申请对合同额的70%部分(总合同额去除10%的预付款和20%可当地消化部分)进行套期保值,建议采用成本为362万美元的双向套期保值方案,如果未来汇率贬值迅速,项目部再采取保值措施,锁定业主尚未支付的工程款汇率风险。该申请获得了批准,并签订了套保合同。

3.汇率波动

两个合同签订后,结算货币对美元波动性下跌,贬值严重,截至2016年5月31日,对美元汇率为15.8249,贬值54.05%,后期有所回升。

4.面临风险(损失)

根据实际已发生的情况以及对未来的合理预测,项目总计汇率损失为4,232.74万美元,若加上购买套保产品的成本362万美元,总损失达4,594.74万美元。合同签订之初,已经通过谈判说服业主承担了一半的汇率风险,并通过购买套保产品等手段,努力降低风险水平。然而,由于汇率波动大大超出预料,导致了巨大损失。

二、对策

1.合同避险

以上事例中,如果业主一点儿风险也不肯承担,那面临的损失可能高达7,254.85万美元;如果业主肯承担全部汇率风险,项目将在现基础上增加4,594.74万美元的净利。可见,合同避险起着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合同避险的方式都有哪些呢?

(1)说服或帮助业主以组价货币或者美元等硬通货作为资金来源,从而使甲乙双方倾向选择相同的币种作为结算货币,避免产生利益矛盾。

(2)以一致的结算货币签订分包合同和材料设备采购合同。上述事例实际上也采用了20%合同额的当地消化来,合计避免了约5,840万美元的汇率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合同约定结算币种是硬货币,实际支付的是另一种软货币,不宜锁定汇率,应明确按收款日现时汇率折算支付。反之,如果合同约定结算币种是软货币,实际支付的是硬货币,此时应锁定汇率,明确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支付。这种做法是建立在认为硬货币通常比软货币风险要小的基础上,如某段时期软货币相对美元走强,采取这一做法将难以获得超额利润。

上述事例中,合同结算货币是美元,但支付的是南非兰特,应选择按现时汇率折算支付(不锁定汇率),但合同恰恰约定了锁定汇率,所以出现了汇率风险和损失。当然,这是甲方依靠其强势地位有意为之,并非工作的疏忽。

无论何种情况下,合同避险都是我们的第一选择。如果不幸我们未能说服业主,并且必须要承接项目,则可能要不得已而采取以下避险措施。

2.外汇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是指已面临价格风险的主体利用一种或几种金融工具试图抵消其所冒风险的行为。外汇套期保值操作不当有可能带来新的风险,是一把双刃剑。

市场上的套保产品有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掉期外汇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双向套保产品等,其中以双向套保产品和外汇保证金交易两种最具特色。

(1)双向套保产品

双向套期保值就是尽量消除所有价格风险,包括有利部分和不利部分。因双向套保连有利部分也放弃,所以购置成本相对较低。选择哪种套保产品取决于主体对风险的厌恶程度和对未来价格走向的预期。特别厌恶风险的主体往往选择双向套保,如果预期价格上升和下降的概率一致,也倾向于选择双向套保。

上述案例购置的即是双向套保产品。产品成本362万美元,汇率上限设定为12.5(上限设定越高,购置成本越高),银行承担10.2729-10.7865汇率区间的全部风险及10.7865-12.5汇率区间50%风险(银行支付款项给公司),超出12.5,公司承担风险(支付款项给银行)。

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汇率运行于有利区间,收到银行汇率补偿455.68万美元。

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因汇率超出预设区间,倒补银行329.80万美元。后期,若汇率无明显回升,将继续倒补银行500余万美元。因为汇率贬值大大超出预期,项目期套保产品预计净亏损383.64万美元,非但没能保值,反而放大了风险。

(2)外汇保证金交易

以南非兰特为例,假如有这种保证金交易机制,若预计未来收入10亿元兰特,当前美元对兰特汇率1:10,希望无论何时收款,无论汇率如何变动,最终拿到手的都是1亿美元。则现在拿1000万美元开户,动用其中的200万美元以50倍杠杆卖出10亿兰特,买入1亿美元(建仓),当分期收到兰特时,将兰特兑换成美元,同时点以兰特收款数除以10(建仓时汇率)的数量卖出美元买入兰特(平仓),通过这一过程可保证最终收款1亿美元。

缺点是,即便结算货币升值,也无法取得收益,最终收到的仍旧是1亿美元。

保证金交易在节约占用资金的同时,对风险和收益有放大作用,如果没有控制好头寸,会有爆仓的风险。所以,操盘手必须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自控力,能够严格按照既定规则实施交割。 

3.其他避险策略

(1)采用应收账款买断的方法进行保值,此买断为无追索权买断。例如,需延期当地币收款的质保金或长期应收款,因无法判断后期汇率走势或者为了迅速回笼资金,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以无追索权方式卖出应收账款,迅速回笼资金。

(2)通过购买外汇保值相关商业保险进行保值。汇率保险实际上也是期货交易的一种方式,可根据业务期限的长短选择产品。如汇率上升导致项目遭受损失,由保险公司赔偿,如汇率下行,保险公司获取汇率变动带来的收益。

会计层面

会计风险又称折算风险或转换风险,是指企业对资产负债表进行会计处理中,进行货币转换时,因汇率变动而呈现账面损失的可能性。有时,这种账面损失也意味着实际损失,比如实际持有的外币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货币性金融资产等,其贬值会同时具有会计风险、经济风险、交易风险的性质。

一、表现

1.外币折算风险

所有会计科目都会面临折算风险,采用当地币记账的还会面临二次折算风险。折算风险主要跟两个时点的汇差、资产规模以及相应期间的业务规模相关。

以南非兰特为记账本位币为例,该币种对美元2015年的年初和年末汇率分别为11.5719和15.5742,2015年平均汇率为12.7127,2016年前五个月平均汇率为15.4241。

假设2015年初,资产总规模为11.57亿兰特,折算后为1亿美元,经过1年运营,假设增大3个亿,年末资产总规模为14.57亿兰特,折算后仅为9,357.73万美元,未见增长,反而减少。同理,假设2015年和2016年前五个月产值均为12.71亿兰特,折算后则分别为1亿美元和8,242.54万美元。

这些最终都会合并到国内的年度财务报表中而产生影响。其他如净利润、所有者权益、以及比较受关注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等,都会呈现这一状况,非常令人头疼。

如果我们选择对当地币资产长期持有,永续经营,不进行兑换汇回国内,这样并未实际发生损失,折算损失的部分通过进行投资增值等方式进行弥补和对抗。这种观念和思路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首先,进行投资增值是经营手段,投资增值产生的收益首先应视作经营收益而非外汇避险的成果,投资及其产生的利润等均应视为外汇避险的对象。其次,海外环境大多不如国内稳定,极端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实施战略撤退策略。

当然,以上所述并非要限制我们运用当地币进行海外投资,并且进行投资决策时,是否可能发生大额汇率损失也是我们要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我们会发现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即对于那些实行严格外汇管制的国家,在无法转换为硬通货进行利润沉淀时,如何处理或运用手头富余的当地币资产?一是积极寻找新的项目和投资机会,经相应审批程序后,直接使用当地币进行投入。二是如果没有合适的项目或投资机会,看是否可以为区域内其他国家、项目代为实施物资采购。三是如果以上两条均无法实现,看当地是否盛产国内较受欢迎的物资,通过贸易的形式将经营成果转回国内等。

2.实际损失风险

外币资金(含现金及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长期应收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货币性金融资产以及长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其他应付款等货币性金融负债等,会同时面临折算风险和实际风险。

货币性金融资产和负债,如果持有资产和需偿付义务的实际货币与记账本位币一致,只面临折算风险,若不一致时,同时面临实际损失风险。

(1)货币性金融负债

以应付账款为例,如果未来以当地币计量支付,则无论其怎么贬值,都仅需支付最初确定的数额。如果记账是当地币,未来计量支付是美元,若当地币贬值40%,则实际支付金额为最初确定数额的1.4倍。

(2)货币性金融资产

以印尼盾为例,2006-2016年间贬值46.44%。假设持有9,000万印尼盾的银行存款,2006年折合10,000美元,2016年则折合6,828.53美元。若该笔存款计划用以支付9,000万印尼盾的质保金,则没有影响,不存在实际贬值风险。假设2006年持有的是10,000美元存款,同样拟用以偿还9,000万印尼盾的质保金,到2016年,只需拿出6,828.53美元即可,节约了3,171.47美元。

(3)按月调汇的必要性

2006年存款10,000美元,记录在账面上是银行存款增加9,000万印尼盾。如果存了10年,到2016年仍记录为9,000万印尼盾,这时做报表折算仅仅只是6,828.53美元了,但实际持有的仍是10,000美元,账面记录与实际价值已经有了很大差异,这就牵扯出期间调汇的问题。

二、对策

外币业务会计核算有着非常细致的准则规定,并且是一套完整而严密的体系,我们必须要严格遵循,但某些方面可以有一定的选择权。

1.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美元作为记账本位币,可以避免因美元对当地币汇率大幅波动而产生的报表折算风险。

2.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的持有美元资产。如果持有的是美元资产,即便用当地币记账,在当地币发生贬值的时候,通过每月调汇,也可以抵消一部分报表折算风险。

3.严格按照规定每月调汇,特别是持有非记账本位币计价的应付债务的时候,因为隐藏的风险比暴露出来的风险更加危险。

交易层面

交易风险,是指在运用外币计价的交易中,由于外币与本币之间以及外币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动,使交易者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交易风险可分为买卖风险和交易结算风险。

一、表现

交易风险比较直观并且日常接触较多,如银行兑换外币时的卖出和买入价差别、黑市换汇被骗被抢和以美元结算用当地币支付的甲方在结算后迟迟不予支付而给乙方造成损失的风险等。

二、对策

1.如非特别必要,尽量减少交易次数和交易量。

2.尽量找正轨网点换汇,好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3.在合同中对结算后付款时限及违约处罚措施进行明确约定,加紧催办账单和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