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SHE能管得好?因为知道碰不得、惹不起。什么是好的管理?德鲁克说过:好得管理,有预见,静悄悄,平淡淡。不出英雄。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不二说:业主认真,你要比他更认真。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执行到位,目的明确、口令简单、直观易懂才能让“广大参战者”去执行。繁琐哲学、文字游戏休矣!

不二叔也在巴西战斗过数十年,承蒙业主的宽容、老板的厚爱、弟兄们的支持,让我有了很多难得的建功立业报国的机会,但仔细回忆起来,最重要的是带出去的弟兄们都平平安安的给带回来了。。

得作者授权连载,作者生活略有困顿,希望每一位读者能以低限打赏,所有赏金将如数转给作者贴补家用,帮他渡过最难岁月。昨天、前天已经慷慨解囊的读者这篇就免打赏了,其他特别是新读者最好每人三元表示一下对作者辛苦劳动的敬意,都是国际工程人嘛。

导读:

在帆浦项目,HSE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除了管理手段得当,思路清晰,还在于HSE的身后是巴西的业主、工会、劳工部、环境部、巴西政府、巴西法律——我们曾经抵制过、抗争过,但每一次都遭到毫不留情地摧残,所以大家知道这座大山推不走、撼不动,只能顺从。于是,只要跟HSE连在一起的事情,领导的第一句话就是:坚决照章执行,不要惹麻烦!

在帆浦,因为大家不用担心会“引火烧身”,所以安全管理反而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项目执行4年期间,没出过什么安全事故,除了各项规章制度得到高标准执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巴西人对安全工作的敏感性,一点儿小事情都要穷究到底,直到彻底解决,或者确定没有问题才罢休。

图片

(一)执行标准高,不允许讨价还价

帆浦项目的安全管理标准很高,例如高空作业人员采用全束式双吊挂安全带,重量接近十公斤,只要正确使用,绝对保证人身安全;脚手架搭设非常宽阔,放个枕头可以舒服的睡觉;针对大重量、大体积、异形件、双机抬吊等起重作业,作业前进行72小时、48小时、24小时检查,一次又次确认安全条件;针对受限空间作业,作业前由具备资格的检查人员按照作业许可要求,逐条打勾确认施工条件,然后才会释放作业面,等等。

帆浦项目环保要求更高,各种植树、绿化、水土涵养措施就不说了,典型例子是设备包装箱木材处理。因为需要漂洋过海,每一件到帆浦项目的设备,木质包装箱都经过了化学药剂熏蒸处理。当我们把这些熏蒸过的木材与其它木料混放到废料厂,就被人举报了,罪名是污染环境。业主项目经理路易斯专门打电话给老边,郑重其事告诫:“在巴西,这可是要坐牢的!”

流化床锅炉在烘炉的时候,柴油燃烧会产生烟气。在国内,大家忍忍就过去了。可是在帆浦不行,我们给巴西工人配备了面具、口罩等防护用品,划分了允许施工范围,现场做了各种醒目的标识,以防止有人进入重污染区域。

我们觉得已经把问题考虑得很周到了,防护措施做得很到位了。可是短短两天,有十六个巴西人投诉到工会和劳工部,然后劳工法庭派人来取证,工会派来了代表。从业主到我们到巴西分包商老板,所有人都如临大敌,仿佛帆浦项目在上演生化危机——没有人出现不适症状,但一旦有人出现不适症状,所采集的数据就会成为呈堂证供。

在这种形势下,哪个人敢不重视?

职业健康要求是紧紧围绕员工开展的。各种应有的福利待遇就不用说了,此外法律还规定,30个劳工必须有一个安全员;15个人必须有一个厕所蹲位;每个人临时宿舍面积不得少于7个平方;个人拥有食堂面积不小于4平方;施工现场必须有休息场所,并能避雨;必须为劳工提供浴室、更衣室……

保障劳动者权益,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有一位同事发短信要求巴西工程师的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以方便联系。结果这条短信成为铁证,法官判定该巴西工程师一直是24小时为公司加班,获得80万巴币的赔偿;巴西工程师因为怀疑咱们的人骂他,成功索赔70万巴币。

在强新院的巴西工程师为什么使用率这么低?就是受这几个案例的影响,咱们有些因噎废食了。而强一因为积累了多年经验,所以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真正把巴西工程师、技师当做顶梁柱使用,反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实,强一进入巴西早于强新院。在2009年,强一就已经在巴西承建电厂了。而在第一年里,完成的工作量只有一座水冲式厕所,原因就是对巴西职业健康的要求存疑。按要求去做?不理解、不甘心;不按要求去做,寸步难行。项目部因此漂移了很长时间,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最后还是遵照巴西制度执行,这就是认知不足付出的代价。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过分严苛的环保政策,是阻碍南美几个国家这二三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复制于美国的政策,超越了南美的发展阶段。

例如国内某公司投资数亿人民币建造的电力设备厂,因为在厂房建成之后,在附近水域找不到青蛙,就一直不允许投产——当地是青蛙保护地,生产必须给青蛙让路。我们可以想见,这种案例出现之后,带来的影响会有多大,无论是谁,再到巴西投资都得掂量一番。

连青蛙都这么重要,可以想见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企业要付出的代价了。

那么,面对如此沉重的压力,HSE人员是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的呢?有没有因此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答案是否定的,安全人员履行职责反倒比一般人员还要轻松。

那它是如何让大家轻松履职的?如何把安全管理人员从几个G,十几G的安全文件,沉重的安全职责中解放出来的?那就是把大水漫灌改为根部滴灌。当每个人的工作变得简单易行时,自然就功效显著了。

图片

(二)简单易行、生命力强

巴西帆浦项目的安全管理,获得投资方ENGIE集团在公司网站上公开表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因为监管到位,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到位。为什么能执行到位?因为它便于执行。为什么便于执行,因为简单易行。因为简单易行,所以生命力强。

关于这一点,从脚手架的管理就可以看出端倪。

脚手架检验前挂:红牌

脚手架允许使用挂:绿牌

在帆浦,脚手架搭好之后,允许使用之前,挂一个红牌;检查员验收,允许使用之后,换成绿牌。而整个过程只要两个人签字,并且就是在使用牌上签字。当然,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检查——与国内最大的区别是,他们可以选择不检查,因为真正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已经在脚手架使用牌上签字了。

脚手架搭设是现场人员在控制,那么对于扣件、脚手管这类数以万计、数以十万计的零部件的质量问题,是由谁来负责呢?在巴西,扣件、脚手管的质量是由供货厂家来保证的,既然产品能够出厂,就说明经过检验,就可以直接使用。

如果按照这种原则梳理一下,检查人员的职责是不是没有那么多,也没那么复杂?工作简单易行,自然就容易开展——规章制度只有便于执行,才会有生命力。

不止是扣件、脚手管,现场使用的安全带、安全网、安全绳、消防器材,在帆浦都不进行入场检验,责任都在生产厂家。当然,脚手架搭设人员,脚手架使用人员同样有发言权,毕竟每一样东西都会经过他们之手,是他们自己在用,关乎他们的自身安全。

这些数量动辄成千上万的东西,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才能完成。那些大检查、突击检查,其实作用不大,更像是撞大运。

我从某公司脚手架安全管理表单上截取的一个签字页,按照这份管理程序要求,双排脚手架、满堂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施工马道(斜道、之字步道),都需要五级签字,签字人员从施工人员一直到项目总工。

需要这么多人签字,大概是要形成人人负责、层层把关的局面。但实际上,实现难度非常大,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实现:脚手架作为现场施工的辅助工具,需要快速投用,快速转移,快速拆除。现场安装一支温度计,脚手架使用时间不过是5分钟,却需要满世界找人签字,满世界找人验收,要是某人出差不在,或者有人刁难一下,三五天都签不完。在这种情况下,谁还能照章执行?这种规定,要么是逼人造假,要么是被扔诸脑后。

国内工程管理一直存在规划与执行两张皮的问题,问题根源在哪里?制定规则的人,想破了脑袋在增加各种职责,“完善”各种细则;而执行人员一直在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大家都知道两者之间存在鸿沟,可采取的措施不是提高程序文件的可执行性,而是通过把更多人、更多领导拉进“圈子”来解决问题,结果就是两者之间越去越远。

因为冗长的管理程序无法满足现场要求。于是就开始用安全大检查的办法来强化管理。每次大检查,都是好多部门参加,又是拍照,又是摄影,声势非常浩大。然而,大检查不可能时时组织,而安全事故却最会钻空子,所以,因为脚手架搭设不规范而发生的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由此可见,安全工作不在于安全大检查的次数有多少,汇报材料做了多少,而是需要把每一天、每一处的日常工作做好。

其实在国内,好些电建公司在使用脚手架的时候,也是两张牌这种方式执行。然而,我们在编写程序文件,设置岗位职责的时候,却不会这么写,总要攀扯上许多领导,似乎问题在执行层解决,就不够“庄重”。

一些人在编制程序文件的时候,喜欢让领导挂空衔、站前排,搞总负责、总把关之类的东西。其实那个总把关的人,没那么大精力,也没那么大能耐把所有事情都接下来。时间一长,这些总负责人所做的工作,经常是有成绩揽过去,有问题推出来,尤其是到了论功行赏,或者承担罚款的时候更是这样,长此以往,执行层哪里还有热情?

除了便于执行,还要明晰管理对象。丽萨一再对我说:我们的队伍很小,管理的事情很多,有时候也有问题,但整体是可控的。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重叠很少,然后覆盖所有管理对象。

在这方面,巴西人确实做得很好,因为确实能感到几乎所有事情都有人在管:且不说工程方面事无巨细,就是在业主生活区旁边散步,在公共流域钓鱼,咱们的人过度加班,他们也要管。巴西人是怎么做到的?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那是因为他们的精力,主要用在“管事”上了。

多年前,某党刊发表的一篇文章,讲了这一件事情:新桥建成,派一个战士去守桥,运行一段时间,没有发生问题,但大家总觉得不放心,于是就决定派一位领导过去。领导过去了,就需要配厨师、司机。人员多了,还得再配上财务、后勤、劳资等。于是,这支队伍很快就增加到16人。

又过了几年,国家因为机构臃肿大幅裁员,这个守桥的机构肯定在裁员之列。那么裁谁呢?领导不能裁,财务不能裁,最后只能裁掉这个战士。

所有这些管理人员都是必须的吗?都是必须的!事情荒唐吗?荒唐!为什会这样?因为管理的着力点是人,而不是事,于是就发生这种状况。

其实,内视一下我们的企业的组织机构,各部门很大一部分力量都用在了互相管理上。你给我搞培训,我给你下指标;你给我提要求,我给你编岗位职责。人人都忙碌不堪,个个都一肚子火气。如果我们把这些内耗的部分去掉,把企业管理内卷的部分去掉,管理队伍肯定能精简不少,效率会大大提升,企业管理肯定能上一个台阶。

图片

(三)DDS

DDS是每日安全培训的意思,在帆浦,DDS是针对所有人进行的。不过,根据工作性质不同,分了两个层级,一个层级是针对管理人员,一个层级是针对施工人员。对管理人员的DDS主要在办公室进行,对施工人员的DDS主要在现场进行。当然,除此之外,安全培训还有入场安全培训、入场安全考试等,因为与国内一样,不再赘述。

针对一线施工人员的DDS主要在施工现场,也就是相当于国内的站班会。由工头讲述这一天工作的安全防护重点,并要求施工人员签字。

作为管理队伍的一员,笔者参加过无数次管理层的DDS,留下的印象是五个字:深刻而新颖。在安全带使用DDS上,培训老师展示了一张照片,男子因为安全带使用不当,阴囊被勒得鲜血淋漓。因为那张照片,整个工地从开始到结束,所有人使用安全带都是中规中矩的。

直接告诉你后果,不卖萌,不含糊,这就是深刻。

除了深刻,还有就是新颖。每一次参加DDS,笔者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老师从来不干巴巴宣读NR-13或者其他文件,而是放视频,讲故事。而且你能感到,老师在备课的时候确实是用心了,例如脚手架搭设,内容很多,他会讲解好几次,而每次都会选择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故事,目的就是抓牢你的眼球,让你一看就会。

除了深刻而新颖,DDS通常都不会超过10分钟,就是要让大家感觉意犹未尽,下次还想着参加。

据笔者了解,国内站班会执行的情况并不太好,原因在于领导。允许讲话,领导就滔滔不绝,失去了站班会画龙点睛的作用;不让讲话,领导就不参加,而领导不参加,站班会失去内在动力,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半途夭折……

那是什么力量让巴西的站班会能“从一而终”?

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实效二字。按照巴西法律,DDS是强制执行的,并且每个参加DDS的人都要签字。所有人签字之后,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因为可以照单免责,所以工头愿意执行;因为关系着自身安全,所以职工认真倾听。

透过DDS,我们能看到巴西对安全工作的管理原则,那就是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拥有专属的权力。不论是管理层的DDS,还是现场的DDS,负责培训的主持人员,讲师或者工头,他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相应的,在职责范围内,他拥有足够的权威。在执行过程中,不炒合菜,不搞乱炖。

当笔者把DDS介绍给国内同事的时候,很多人都问了我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工头不称职怎么办?是否还需要引入其他管理人员或者管理机构来进行监督、完善?

当我把这个问题带给巴西人的时候,对方充满了诧异,不称职就不要让他做啊?为什么要选不会做菜的人来当厨师,不会开车的人来当司机?

其实,审视一下我们身边好多机构的设置,都是因为某些管理岗位的人员不称职,或者担心别人不称职设立的。这些机构的设立,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责任颠倒。然后延伸出推诿扯皮、职责不清等一系列问题。

在这里,不是拒绝监督,而是反对胡乱攀扯。

作为纯管理单位,强新院非常注重培训工作,各种培训搞得如火如荼,但换来的,经常是怨声载道。为什么为这样?第一是不注意培训对象,动辄全员培训。可他本来是炒瓜子的,你给他培训如何炸油条,他如何能听得进去?

第二是培训缺少亮点。就算他是炸油条的,可他炸油条炸了几十年,你一步一步给他培训如何点火,如何倒食用油,一直在那里照本宣科,培训教师自己都昏昏欲睡,让别人如何全身心投入?

(四)责任唯一,关注现场

在强新院,关于安全责任问题,HSE部门和工程部吵了很多年,到底该由谁来执行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责任,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去年集团公司有了安全管理三大体系的划分,才算是下了一个结论,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纠纷。例如现场脚手架扫地杆搭设不规范,该由谁来检查?谁来监督整改?HSE部门认为这属于技术安全方面的要求,需要工程部来做;工程部认为,这就是安全措施问题,应该由HSE部门来做。

在内地某项目,项目部规定工程科的专工每人每天必须找出一条安全缺陷,不然就罚款。结果很多人宁愿月月缴2000—3000块钱的罚款也不做这项工作。因为罚款使收入下降,一些人已经在酝酿辞职。

按照保障体系、监督体系的职责,双方都有责任去处理问题。而按照我们的惯常逻辑,往往是谁提出问题谁来闭环问题,原因也很简单,你懂那你就去管呗,难道还让不懂的人来管?

责任含糊不清,一回两回大家还有心劲儿去管理,时间长了,谁还去管?于是在施工现场,我们看到最多的情况是,明明很明显的违章在那里,可是无数人经过,大家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气得领导骂娘,员工委屈,问题久拖不决。

谁懂谁倒霉,谁管谁惹身骚,这是很多基层管理人员的感受。在这种背景下,很少人愿意钻研业务,很少人愿意充分发扬主人翁的精神。

那么在帆浦,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在帆浦,谁的工作就是谁负责,别人只有建议的权力、提意见的权力、监督的权力,但是谁也没有执行的权力,即便是项目经理也不行。因为责任是明晰的,所以,在帆浦,因为大家不用担心“引火烧身”,不用担心“鞭打快牛”,所以安全管理反而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那么具体到脚手架扫地杆问题,该由谁来负责?那就是安全员的责任。

在强新院,工程部和HSE部之所以争论不休,主要是HSE部门认为,像脚手架受力,设备起吊受力等问题技术性强,HSE人员既不懂也不会。然而在帆浦项目,一直到撤出巴西,强新院的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也没有升版完成,质量检验计划也没有申报完成。很多巴西安全员,根本没有见过我们的施工方案。按照我们的理解,连最基本的文件支持都没有,HSE工作怎么可能做得好?

可实际情况是,现场做得很好。为什么很好?因为电厂绝大部分工作都是“套子活”:不论有没有作业指导书,高空作业都得扎安全带,进行金属打磨都要戴防护眼镜,进入密闭空间必须有人监护。

对于特殊作业,例如大件设备吊装,HSE人员的工作也很简单,就是对照起吊方案检查吊车起吊重量多大、揽风绳粗细多少,地锚布置是否合适就行了。

也许我们中间立刻就会有人说,如果吊装方案错了呢?吊装方案是工程口的事情,方案错了,自然是工程部人员负责。而且,工程口的人在制定方案的时候,也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依照各种规范、规则进行的,而且要经过专业人员评审。

谁的工作谁负责,按照这种方式分解职责,事情是不是一下子就简单了?

在帆浦,HSE工作能获得成功,业主管理模式的强势植入起了很大作用。因为业主承担不起一旦出现安全的重责,所以他们积极参与安全管理。那么,业主对HSE工作的植入点在哪里?

巴西人对HSE工作的植入点是现场,现场出现问题就要求停工、要求整顿。至于承包商、分包商的体系是怎样的,命令是哪个领导下达的,对方一概不关心。业主通过指出现场问题,坚决要求处理现场问题,就把强新院和强一的工作串联了起来。

前面我们说过,强新院那种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方法不好,基本上都流于形式了。那么,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方法对不对?

笔者认为是对的,关键是应该插到哪里。我们的一竿子插到底,主要是插到了管人上面,老是想着如何把人管好。而人际关系是最复杂、最易变的,所以我们这一竿子总是插不好。业主同样是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他们就把关注点集中到问题上,然后由问题带动施工承包商去采取行动。

管事、管现场,巴西业主就是按照这样的原则来管理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