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应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自成立以来将改革创新作为各阶段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广核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先后实施了“1+4”“1+7”系统性改革,涉及总部组织机构、投资能力建设、科研体系优化、干部人才队伍培养等诸多方面,改革促发展成效明显。到“十三五”末期,中广核整体经营业绩持续创优,稳居央企第一方阵。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始以来,中广核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到实施深化改革是中广核继往开来实现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路径,是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中广核从制约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破题,结合自身六项试点示范工程推进情况,积极谋划推动了新一轮“1+4+X”系统性改革。其中,“1”是深化改革总体方案,作为改革顶层设计;“4”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部组织与管控体系改革、产业布局结构优化四个专项子方案,聚焦体制改革和体系完善,是中广核改革的“四梁八柱”。“X”是围绕市场化经营机制、科研体制机制、提质增效、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专项工程、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制定若干专项行动,聚焦机制优化。
改革已经成为中广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0年,中广核克服疫情考验和外部环境不利影响,实现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增长16.5%,主要经营指标连续8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21年前十个月,中广核实现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8.9%。截至目前,中广核改革三年行动66项任务中有54项已完成,完成率82%,年内可超额完成88%的目标任务。
坚持“两个一以贯之”企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深化改革的关键。2011年,中广核建立了专职董事制度并探索实行成员公司董事长专职化,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一肩挑”或分设。这种模式下董事长主要履行董事会召集人角色,代表监督公司经营班子,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管控发挥了有益作用,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党建与生产经营分离、董事会职权未有效落实的情况。
本轮改革中,中广核从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出发,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以“董书法”(董事长、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一肩挑为核心,以打造“治理能力强、运行机制活、运转效率高”的现代化企业为目标,开展深化现代企业制度专项改革工作。2021年11月25日,中广核汕尾后湖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91台风机全部并网发电,截至目前,中广核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突破151万千瓦。
一是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扎实推进党建进章程工作,将党建工作要求和党委作用发挥通过公司章程明确,巩固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在二级公司全面实现“党建入章”基础上逐级向所属企业延伸。认真落实《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精神,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前置审议清单、党委会工作规则等,进一步厘清党委与其他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更好地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
二是分类推动成员公司董事会应建尽建工作。中广核组织开展法人企业“5个查”——查注册地、查公司属性、查设立目的、查配置情况、查营运状态,全面摸清“家底”,梳理出董事会“应建尽建”硬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董事会“应建尽建”专项方案和推进计划。截至2021年8月底,中广核纳入董事会应建范围的56户子企业(含三级及以下34户),已设立董事会的55户,完成率达98%;外部董事占多数的54户,占比达96%,同时对暂时不需要建设董事会的子企业,实事求是地撤销董事会,设置执行董事。
三是优化成员公司董事队伍结构。原则上实体化运作的二级公司均实行董事长、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一肩挑”,董事长由“离线”变“在线”,党员总经理兼任副书记进入董事会,压实董事长党的建设和公司经营发展的第一责任,目前所属二级企业中12户已完成“董书法”一肩挑,占比超55%,未设置董事会的实行执行董事、党组织书记、法定代表人“一肩挑”。在外部董事选聘上,由之前的兼职变为专职,从中广核党委管理干部中择优选聘。目前中广核已选聘19名专职外部董事,21家二级子企业全部完成专职外部董事人员配备。
四是完善子企业市场化管控模式。对照职能部门目前存在的对子企业管得过宽、过细等问题,中广核在2021年着手开展新一轮总部组织与管控体系改革。本次改革坚持母子公司治理体制,总部主要通过治理方式履职行权,充分授予成员公司董事会六项职权,减少前置审批、条线管理等干涉子企业授权范围内自主经营的行为。同时通过授权动态调整机制,从发展阶段、发展需求、治理成熟度等变量指标出发,评估成员公司的授权运行情况,适时调整各成员公司授权范围。
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2015年以来,中广核落实深化改革要求,适应板块化运作的发展需要,形成了“4+X”产业布局。“4”即核电、新能源、核燃料、产业金融四大板块,“X”即处于业务发展阶段的核技术等业务,助推中广核实现快速发展。
实践中,中广核“4+X”的产业布局结构还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例如,金融板块在产融结合方面力度不够;部分产业发展分散,没有形成合力,部分产业尚不具备自我滚动发展能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团队缺乏,产业门槛不高,产业链供应链掌控力不强,产业基础高级化有待提升等。为落实新要求,改善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中广核进一步研究、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加快打造核能、核燃料、新能源、非动力核技术、数字化、科技型环保、产业金融“6+1”产业体系。
一是坚定做强做优做大主责主业。中广核着力加强核能主业科技创新力,打造了华龙一号、清洁热能NHR200-Ⅱ、STEP系列自主核燃料组件等多项核心产品,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和核心能力延伸,探索核蓄联营业务,依托核电形成的核心技术与能力,对外提供核电设计、工程、运维、电力销售等专业化服务。目前,中广核核电在运、在建共31台机组,装机容量超过3500万千瓦,保持国内第一、全球第三。
核燃料产业是核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广核以保障核能发展为中心,加强国际天然铀资源开发,有序推进核燃料前后端业务,持续优化海外铀资源资产组合,天然铀产量位居全球第三。
新能源业务是中广核重要支柱产业。中广核面向国内外市场,以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为中心,沿产业链上下游和其他清洁电力品种两个方向,坚持高目标高质量发展,加强在清洁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探索。目前,中广核风电装机全国第六,光伏发电装机全国第三。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是中广核着力打造的新支柱产业。中广核以加速器为中心,加速发展非动力核技术在环保、医学、测控、材料改性等领域的应用。目前,中广核电子加速器业务、辐照加工业务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二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广核围绕核能产业发展需求,开发了核电数字化仪控系统、核电专用仪控、核安保、工业网络安全、信息化智能化等核心技术和产品,并依托已有能力基础,延伸发展了风电仪控系统、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等技术和产品,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领域形成了一定的技术能力。在科技型环保业务方面,中广核依托核能主业核心技术和能力延伸,打造了一批核心产品:一方面形成了等离子气化熔融和加速器污水处理等核心技术和产品,目前已进入工程示范应用阶段。另一方面,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广核布局了生物质业务,处理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的同时,解决国内天然气资源紧张的问题。到2021年,上述两项业务已完成孵化。目前,中广核已完成数字化、科技型环保业务平台内部整合。对于数字化业务,中广核后续将继续加强核能数字化系统业务,按照全面自主可控的原则,确保核电站“中枢神经”系统安全、可靠的保障。
三是构建平衡高效的投资发展体系。中广核修订投资管理制度及投资标准文件,健全科学高效、短中长期平衡投资体系,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价值。境内项目按照核能产业、央企担当、科技创新、高盈利清洁能源的投资四个优先顺序开展投资工作;境外项目按照国际先进技术引进来、天然铀等战略资源引进来、带动国内优势产能和技术走出去项目、获取利润的市场化项目明确资源配置优先级顺序开展相关工作。通过战略规划、商业计划书等进行正向引导的同时,中广核制定并实施业务负面清单和国别清单管理,两个清单根据国家战略导向、产业布局等情况动态调整。2021年上半年,中广核主业投资占投资总额97.5%以上,保证有限资源发挥最大价值。
四是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中广核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示精神,按照坚持安全第一、坚持创新驱动、坚持聚焦主业、坚持效益优先、坚持导向的原则,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五个更”作为核心分析框架,构建“1-5-40”指标体系。这里的“1”即坚持高质量发展1条主线;“5”即更安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加公平5个维度;“40”即围绕5个维度设置40个监控和衡量指标。定期跟踪指标状态,识别问题,监测、指导和推进中广核各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充分激发企业活力效率
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广核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起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一是完成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全覆盖。中广核明确将经理层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作为深化改革标志性任务,提出2021年6月30日前二级公司全部完成、2021年10月底前各级子企业全面推行的工作目标。中广核认真梳理总部及重要成员公司具体情况,“以上率下,分层推进”。2020年中广核总部率先完成了经营班子的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切换。
在成员公司层面,中广核选出三家试点单位,进行试点打样工作,在相关试点2021年2月完成切换的基础上,加大在所属二级子企业压茬推进力度。截至2021年8月30日,中广核该项改革工作目标已提前完成,138户各级子企业均已完成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签约工作。
二是不断优化干部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在本轮改革中,中广核以积极打造听党话、跟党走、本领强、能战斗、作风硬、能担当的干部人才队伍为目标。在干部人才结构优化方面,中广核完善促进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为“十四五”及后续发展蓄势聚力。截至目前,中广核已开展了两批年轻党委管理干部选拔工作,首批选拔的19名“75后”“80后”干部已派往重要成员公司经营班子任职,第二批年轻干部已进入面试考察阶段。中广核指导推动各成员公司拟定实施干部年轻化的硬举措,目前中广核16家子企业党委管理干部40岁及以下比例已超过40%。
在高级人才引进方面,中广核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引进策略。针对院士、境内外高层次人才及高素质优秀毕业生,中广核制定出台包括“引领计划”“壮骨计划”“白鹭之星”等在内的专项引才政策,建立柔性引才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聚天下人才而用之。2021年中广核所属的科研单位已同多名杰出院士签署聘任协议,“白鹭之星”计划的实施吸引到了更多高素质大学生加入中广核。
在干部人才管理约束方面,中广核实现干部人才“能上能下”机制,要求重点二级子企业必须建立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目前中广核24家重点二级子企业已全部建立相关制度,任期考核及年度考核结果不仅和干部能上能下挂钩,还和高级技术岗位人员的聘任相挂钩。
三是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中广核加强科研人才等重点岗位薪酬市场对标,建立以岗位价值为核心的薪酬分配机制,建立起个人与组织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多维度激励体系,员工岗位贡献对应到的收入部分占收入总额的比例最高可达75%。中广核打造了中长期激励“1+7”工具箱,引导成员公司相关工具灵活开展符合市场规律和企业实际的激励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成长型公司稳慎开展骨干员工持股;研究制定超额利润分享实施细则,选择符合条件的二级公司试点推进。中广核已在2家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1家科技型企业实施了岗位分红,另有6家公司已研究制定激励方案,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