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金砖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研究中心科研助理。
相反,密松水电站项目的失败正是因为中方企业在东道国各方力量中利益分配不均。相关研究显示,大部分缅甸民众认为水电站项目被搁置的主要原因是破坏环境和项目不透明。事实上,任何水电站项目都会在环境问题上遭遇挑战。负责密松水电站项目的中电投集团在项目被搁置后,始终坚持该项目符合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但大部分民众对此都毫不知情。而项目的不透明是否又与中电投集团在推进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有关?
实际控制水电站所在位置的克钦独立组织认为 “军政府和中资公司不跟我们商量就拿水电站项目去赚钱” 是该项目无法推进的根本原因。缅甸的民族和解还远未实现,而中央与地方在利益分配问题上的分歧和矛盾难以调和。从克钦人的角度想,密松水电站项目是中资公司与军政府联手,在克钦人的土地上建坝,淹没他们的地盘,驱逐当地人民,却不顾及克钦人的意愿,也没有惠及地方民生。而每修一坝,军政府还以保护工程为名派军队进攻,导致当地民怨沸腾。
中方之所以“不跟克钦政府商量”,一方面与其长期奉行的 “上层路线”策略有关,“讨好大朋友,出卖小朋友”,极力发展与缅军方的特殊关系。同时,为了避免被军政府怀疑中方公司与“叛军” 勾兑,中电投集团也不愿与克钦独立组织来往。而 “民地武” 本来就与军政府存在积怨,再加上享受不到投资项目带来的红利,自然会以环 境、宗教、移民条件等问题坚决抵制项目的推进。但无论如何,在密松水电站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中电投集团没有能够妥善处理军政府和“民地武” 的利益分配问题。尽管要达成一个两面讨好的合作协议本身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毕竟在 “民地武” 辖区,中资与任何一方合作都将损害另一方的利益。
但这正是中资公司在缅甸投资所面临的政治风险的根源问题。在缅甸政府再分配能力无法快速改善的前提下,中国资本所扮演的初次分配的角色就显得格外重要,它既关乎缅甸的未来前景,也关乎中国资本在缅甸的安全和存续。
表 1 缅甸密松水电站项目大事记
相比之下,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在经历了一番波折之后,正逐步重启。 该项目一开始被斯政府“叫停” 的主要原因也同样包括环境破坏、项目不透明、可能存在贪腐等问题。由于目前披露的相关细节较少,港口城项目在利益分配问题上的处置情况尚不清晰。然而,就在斯政府于 2015 年 3 月初暂停该项目后不久,斯里兰卡当地工人举行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认为停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并积极要求政府尽快重启项目。从这一侧面报道可以反映出,港口项目的建设注重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分配问题,以致在项目搁浅后,当地工人也主动投入为项目重启的努力当中。
表 2 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大事记
三 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根据本文的比较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即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的利益分配不均是给投资项目带来政治风险的主要原因。在密松水电站案例中,中资企业在中央、地方以及民众等各方力量中利益分配不均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相 反,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则因为中资企业积极推行 “本土化” 战略,照顾到当地人的利益,从而使该项目在被叫停后正逐步重启。
针对如何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做好利益分配工作,切实有效地防范政治风险,本文进一步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首先,中资企业对外投资项目应当注重互利共赢,实施 “惠及民生”战略,为当地民众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切实增加当地人的收入,推进项目 “本土化”。在公益事业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尊重当地历史文化, 改善中国企业自身形象,打造中国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真正的 “命运共同体”。
其次,中资企业应当鼓励当地或其他国家企业共同参与相关项目的投资,降低股份单一化而导致的风险聚集。通过置换股权给当地或其他国家的企业,建立多方合作的机制从而相互制约,并最终实现风险分担、利益均沾的投资模式。莱比塘铜矿项目后来引入缅甸方面的资本并顺利重启。中缅天然气管道项目采用的 “四国六方” 模式也是分散风险的创新尝试。
最后,应尽快建立中国自主的政治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国外已有英国的《经济学人》的信息部 ( EIU) 和美国的商业环境风险情报机构(BERI) 等成熟的政治风险量化评估体系。此外还有世界各国风险指南( ICRG)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标准普尔信用评级集团、美洲银行世界信息服务公司等国家风险评估体系。中国一方面需要尽快建立自主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由于政治风险不同于一般的经济风险,在量化的过程中存在障碍。除了了解相关评估,企业更应当注重实地考察 得来的第一手材料。这既有赖于企业与当地大使馆、经商处等部门密切沟 通,又需要和当地的咨询机构、智库等开展广泛合作,确保能够获得及时可靠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