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作为中国的邻国,是中国的“全天候”战略伙伴和西出的重要节点,在中国的外交中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深化经贸合作具有重要作用,构成中巴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中巴金融合作的现状

(一) 签订本币互换协议

双边本币互换安排是国家间经济金融领域合作得以深化的表现,便于双方贸易投资中使用本币,而且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2011年12月23日,为了提升中巴双边金融合作、双边贸易投资,中国人民银行与巴基斯坦央行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该协议规模达100亿元CNY/1400亿PRK,有效期三年且可展期。2014年12月,我国央行与巴基斯坦央行续签了规模为100亿元CNY/1650亿PRK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有效期与展期情况同前,此次续签体现了中巴持续合作的意向与共同发展的心愿。

(二) 中巴商行“走出去”

1.我国商业银行的“走出去”

在代理行合作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与巴基斯坦央行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巴基斯坦国家银行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代理投资协议》,实现了中巴代理行业务合作的良好开端。在金融机构设立方面,中国工商银行已在巴基斯坦设立三家机构,分别是2011年5月设立的中国工商银行卡拉奇分行和伊斯兰堡分行,2015年4月设立的中国工商银行拉合尔的分行,成为我国率先走进巴基斯坦设立金融机构的商业银行。

在其他业务方面,2015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获准在巴基斯坦开展进出口人民币结算业务。2017年2月,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硚口支行成功办理农行对巴基斯坦阿斯卡利银行1.7亿美元的反担保履约保函业务。

2.巴国商业银行的“走出去”

近年来,中巴两国银行业合作发展较快, 2016年3月巴基斯坦哈比银行乌鲁木齐分行获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11月正式开业。该分行的外汇业务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中长期贷款、***承兑与贴现等常规商业银行业务,还提供资信调查和咨询服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哈比银行乌鲁木齐分行的设立对于促进新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有很大作用,同时有利于提高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三) 项目融资不断扩大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项目融资日趋频繁。2015年4月,我国国开行与巴国签订了六份项目融资合作协议,金额达35亿美元。2015年8月,中巴利用双币种伊斯兰债券进行工程项目融资,金额达19.5亿美元。2016年2月,中巴已签署四个项目融资合计6.8亿,目前已放贷1.23亿。可见,中巴的项目融资合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还有继续深化发展的潜力与空间。

此外,在证券交易方面,2017年2月,由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巴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巴基斯坦哈比银行组成的联合体,正式与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签署股权收购协议,获得巴交所40%的股权,为中巴证券业务发展打下了基础。

(四) 中巴金融合作的政策支持

在巴基斯坦的贸易政策方面,巴国是世贸组织成员,市场开放,希望利用其沟通中亚、南亚、西亚的有利地理位置成为中国的经济和能源桥梁,同时希望尽快落实完成“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

例如,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将极大地缩短中国腹地对外运输线路,降低了运输风险与成本。在巴基斯坦的投资政策方面,巴国政府和民间欢迎投资、推行自由化政策,希望通过改善政策体系、提供优惠待遇和良好的服务来增强吸引外资的竞争力。巴国证券市场也对外资完全开放,外国投资者可将100%的资本、资本所得、红利和利润汇出。巴国放松对外币的兑换控制,取消了特许权使用费及技术转让费,并对外国投资提供保护。

深化中巴金融合作的障碍

(一) 基础设施的问题

基础设施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在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巴基斯坦用于基础设施领域建设的公共领域发展项目(PSDP)资金严重不足,较多地依赖于外国的援助与贷款,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仍相对滞后,这是掣肘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巴基斯坦的西北高山高原区域,基础设施行业建设主要包括公路、铁路、管道以及机场等,由于跨越范围广,其建设进程受到了部落区与极端宗教的影响。在东南沿海平原区,基础设施建设进程面临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公园保护等问题。还有北部的克什米尔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可能面临着跨越争议冲突地区、自然保护区等问题。

(二) 人才缺乏的问题

中巴合作面临着逐步具体化、多元化的推进,对于人才的需要不能定位于简单的劳动生产,而应该趋向于更全面的复合型人才。例如,在巴优先发展的电力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机械等产业更需要大量技术型人才,同时还要求能够兼具涉外语言沟通的能力、法律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因此需要双方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面向中巴合作的专门型人才。

(三) 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

目前,中巴金融合作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金融作为支撑中巴贸易与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稍显薄弱,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也较为不足,我们的中资企业在巴将面临融资问题以及汇率波动引起的的资金成本问题。另外,中资企业国际信用评级较低,发展境外经营运作时,难以获得国际金融机构的授信与支持。同时,中资企业在巴国投资缺少专业性的海外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的金融支持。这些问题是深化中巴金融合作面临的障碍。

(四) 学术研究不足的问题

基于对中国知网的文献统计,关于中巴金融合作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实证与调研研究基本处于缺失的状态,关于中巴金融合作的研究不足,没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没有较丰富的数据支持,相应地会掣肘中巴金融合作的深化发展。

中巴金融合作的前景

(一) 地缘优势

首先,巴基斯坦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人口位列世界第六,人均GDP属于中低等收入国家。地处南亚的巴基斯坦,东面与印度接壤,北面毗邻于中国,西面与阿富汗和伊朗接壤,南面临阿拉伯海,是联系南亚、中亚、西亚地区的枢纽,市场辐射范围广,有利于贸易发展与市场扩展。

其次,中国新疆可以依托新疆兵团的农业优势促进中巴在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扩大巴基斯坦与新疆的农产品贸易规模。第三,中巴双方可以促进园区建设合作,推动中巴的产业园合作交流,建立并完善突发事件预警和协调处理机制,加强安全合作。

(二) 亚投行的建立

2013年10月,中国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以资金支持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并与域外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合作共同促进亚洲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014年10,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21个亚洲国家共同签署了《筹建亚投行备忘录》。

2016年7月,亚投行批复了首批四个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四个项目总计5.09亿美元的贷款。其中,巴基斯坦M4国家高速公路(绍尔果德与哈内瓦尔段)是亚投行公开透露的首个意向投资项目,并高效快速的为巴国解决了项目资金短缺的问题。随着巴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和各个地区道路与主要道路网络的连通,将促进其贸易往来与企业发展。

(三) 中巴经济走廊的发展

2013年5月,为加强中巴互联互通并促进两国共同发展,李克强总理提出打造一条北起喀什、南至巴国瓜达尔港的中巴经济走廊。2015年4月,中巴两国签订了价值460亿的五十余项协议,如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铁路局与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铁道部关于开展1号铁路干线(ML1)升级和哈维连陆港建设联合可行性研究框架协议》推进了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

深化中巴金融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 完善中国与巴国的金融合作机制

新疆作为与巴基斯坦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的作用,加快经济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还要发挥自身资源与地理位置的优势,加强与巴基斯坦的金融合作。

一是建立与巴国的跨境货币结算体系,考虑通过设立定期合作会晤机制等加强信息沟通并增进互信;二是降低跨境金融合作中的投资贸易成本,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或者建立中巴合作专用通道等降低合作成本。三是根据中巴合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向国家反馈问题或申请政策优惠,全面推进跨境金融合作。

(二) 拓展中巴金融合作的领域

1.保险业务

保险业务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的功能,能起到转移风险、均摊损失、实施补偿、抵押贷款和投资收益的作用,随着中巴关系的日益密切,中巴经贸往来的日益增多,我国保险企业也在积极寻求与巴国本地保险公司的合作,为在巴国的中国人员以及中资企业提供风险把控的保障。

2.证券业务

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帮助解决市场上资本供求矛盾与流动性问题,对整个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巴基斯坦证券市场对外资完全开放,外国投资者极具自由性与便利性。近几年,巴基斯坦证交所交易活跃、利润可观,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

(三) 丰富中巴金融交流的形式

一方面,高校间加强金融学术交流。中巴的高校之间应该发挥学术先锋的作用,积极搭建金融学术交流平台。这不但为中巴的高校师生提供相互了解交流的机会,而且可以为中巴的企业合作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或者创新构想。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间加强金融发展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