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依托目前在建的以色列阿什杜德港项目,结合以色列基建市场的特点,总结了项目开工四年来在属地化管理方面进行的探索,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参考。
项目概况
作为目前以色列投资规模最大的基建项目之一,阿什杜德港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地区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交建首次在发达国家承建的大型水工项目,由其全资子公司中国港湾作为施工总承包商组织实施。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集装箱吞吐量可达150万标箱,将会成为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中转站,对降低物价、提高就业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阿什杜德港老港区建成于1965年并投入使用,于2006年完成第一阶段扩建,目前在建的阿什杜德港项目实为其二期扩建项目,主要建设规模包括:主防波堤延长600m,Lee防波堤护岸结构1480m,2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岸线近1300m,以及出运码头、沉船打捞等,并利用航道及港池的疏浚物吹填形成陆域约60公顷。项目业主与监理均为以色列当地公司,设计是美国HPA公司,设计标准全部采用欧标、美标以及以色列当地标准。项目于2014年9月开工,合同工期长达93个月,此外还有三年质保期。
阿什杜德港项目的施工组织具有工期长、标准严、难度大的特点。同时,由于是首次在以色列这样特殊的国家承建大型水工项目,对于当地的属地特点以及对应的属地化管理模式,也仍处于摸索阶段。
以色列市场特点
2017年,以色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4.5万新谢克尔(约合4万美元),作为中东地区唯一的民主制发达国家,以色列的基建市场有着不同于其它国家与地区的特点。
一、设备材料依靠进口
以色列国土面积仅2.08万平方公里,自然资源匮乏,能源、建材、设备等主要依靠从欧美及亚太地区进口。但由于宗教因素,以色列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贸易往来较少,90%以上的对外贸易依靠海运实现,因而材料、设备采购的周期较长。
二、法律制度体系严密
对企业的合法、合规经营以及项目建设要求严格,例如项目配套的临建设施均需要从当地政府部门办理市政许可,且审批程序繁杂冗长,甚至可能会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顺利进展。
三、规范标准体系成熟
对材料、设备要求严格,许多在国内或其它海外市场常用的材料及设备均无法满足以色列当地标准要求。
四、税务征收品种多、额度高
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26.5%)、增值税(18%)、红利税(针对中国税率10%)、个人所得税(11%-52%)、关税(一般为30%)及预扣税(针对中国税率10% )等。
五、本地化要求高
不仅相关法律要求项目建设必须聘请当地人担任总工长等岗位,且要求项目必须达到35%的当地成分。
六、依靠政府资金
虽然以色列有着规模惊人的科技创新产业,但是基建市场规模较小,大型的基建项目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目前,以色列的两个主要港口(阿什杜德港和海法港)都在进行扩建改造,同时以色列也已面向全球进行铁路和地铁建设的招标。
属地化管理措施
一、工程技术创新
以色列是世界闻名的创新国度,中国港湾在建设阿什杜德港项目的过程中,也致力于通过工艺创新带动施工技术升级,先后自主研发生产了自升式的海上碎石桩施工平台和步履式液压顶推打桩平台等创新工艺设备,并引进了3D声呐成像系统用于深水防波堤的混凝土护面块安装,不仅大大提升了施工工效、降低了施工风险,更保障了工期节点的按时完成。
此外,在进度管理方面,项目部利用BIM管理平台,将进度计划与模型构件关联,建立了四级进度计划管控体系,通过现场信息的填报,生成三维进度模型和图表进度报告,直观地反映现场进展,便于进度的跟踪与管控。
二、商务法律管控
在商法工作方面,项目部依据公司相关规定和当地法律制定了系统的管理规章制度和会审工作流程,与当地律师事务所深度合作,在确保合法、合规经营的前提下,合理规避合同风险,灵活运用FIDIC合约条款寻求突破口,通过技术创新和设计优化推动合同变更和价值工程,为业主和承包商都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组织开展了与项目实施紧密相关的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税法等方面的专题法律法规培训。
由于阿什杜德港建设中的大宗物资设备进口及冬季船舶避风均依托于现有老港区,但是新港建设及私有化运营将对旧港形成竞争,打破现有港区和工会的垄断利益,势必会遇到很多障碍。
为此,项目部联合交通部、业主、以色列航运委员会出面协调老港区管理层,借助法律手段开展谈判,建立长期协调机制,最终达成各方可接受的长期解决方案,保护了项目部的利益。
此外,通过对以色列税法的深入研究,阿什杜德港项目符合税法所定义的公共性质工程,购买用于指定施工设备的柴油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政府退税。为此,项目部通过咨询专业的税务专家,组织各分包单位做好燃油设备的记录台账,通过申请燃油退税增加项目收入。
三、人力资源组织
除当地法律要求的总工长和海事协调员以外,阿什杜德港项目还在公关协调、财务出纳、法律咨询、索赔顾问、安全质量管理等高级管理岗位聘请了经验丰富的当地员工,在明确外籍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的同时,也制定了详细的考勤考核制度,确保当地员工出工出力,为项目所用。此外,更在聘用合同中设置相应的保密条款,确保项目部的商业机密安全。
出于保护当地工人利益的目的,以色列政府拒绝开放普通中国劳工进入以色列为阿什杜德港项目工作。为此,项目部一方面引进了许多专业化的国际分包,其中包括以色列当地的临时施工场地及防波堤混凝土护面块预制、意大利的沉箱预制、希腊的沉船打捞、匈牙利的桩基动态检查、中国香港的地质勘察以及来自中国内地的陆域振冲和钻孔灌注桩等专业分包。同时,项目部还联合业主、律师等各方资源,不遗余力地向当地有关部门进行劳工配额的申请,并最终获批了可基本满足现场施工需要的配额。
四、物资设备采购
由于以色列当地大量的物资和设备依靠进口,阿什杜德港项目依托公司总部采购平台对全球市场的充分调研,物资与设备采购突显全面“国际市场化”特点,供应商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
五、安全质量管理
依据以色列当地相关的行业规范标准及公司的管理制度,阿什杜德港项目结合自身实际施工组织情况,编制了相应的安全质量管理手册,由项目部聘请的具有相应资质的当地安全质量管理人员审核,建立了安全质量管理责任制,形成了有效的安全质量检查、监督体系。
此外,项目部定期委托当地的安全质量管理机构,对项目现场进行审计,对现场存在的问题隐患及时进行诊断、落实整改进行预防。
管理建议
随着“走出去”的中国基建企业逐步开拓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属地化管理的模式与侧重点也应相应地根据所在国的特点进行转变。结合阿什杜德港项目的属地化管理实践,笔者认为在发达国家的基建项目属地化管理应实现以下几方面能力的提升。
第一,在遵守所在国法律开展合规经营的基础上,提升合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第二,在熟练管理属地劳务人员的基础上,提升对外籍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国际化专业分包商开展有效管控的能力。
第三,在满足项目合同及相关行业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围绕“建设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满意为主要特征的高品质工程”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建设工程品质的能力,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行业内领先的品质工程示范项目。
第四,全面提升在全球化市场中开展设备物资采购的能力。
(作者封有德工作单位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徐宁工作单位为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