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海外园区发展进入加速发展期
中国海外园区是中国改革开发战略的产物,自中央政府2005年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平台和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海外园区在质和量上均有很大的发展。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商务部、财政部颁布《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确认考核和年度考核管理办法》,对原有19个海外园区重新审核,其中8个园区中途夭折或发展停滞被取消补贴。随后,中国海外园区发展进入加速发展期。截至2018年3月底,中国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影响力的海外园区增长到99个。
其中,经国家商务部认定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20个,分布在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赞比亚、俄罗等东南亚、非洲及东欧国家等地,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主。截至2017年底,20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241.9亿美元,入区企业1522家,总产值702.8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26.7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21.20万个,对促进东道国工业化和双边经贸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海外园区的发展痛点
中国海外园区建设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种新模式,难免会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海外园区发展建设中的国家和相关部门引导调控不佳问题,有的是企业和园区“走出去”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有的是园区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经过梳理总结,中国海外园区与国外先进海外园区相比,主要表现为战略统筹不足、高质量园区不多、商业模式不清、发展要素集聚度不够等四个发展痛点。
战略统筹不足
海外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中国海外园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不尽合理,而且与中国海外企业目前的地域分布并不匹配,中国海外园区的战略统筹发展建设任重而道远。海外园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中国产业“走出去”获取发展新空间的立足点,其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国境外市场的未来可利用空间。
但目前来看,中国海外园区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的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而在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却很少分布。即使是地处亚洲的中国海外园区也多数分布在东南亚、南亚等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南欧、北欧和北美等地区均还没有或很少有中国的海外园区分布。此外,中国海外园区在世界各地区的分布数量、分布密度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有的区域过分集中分布,形成区域内竞争,有的区域又分布零散,达不到规模。
亚洲除中国以外的47个国家中有19个国家有中国海外园区分布,分布数量超过中国海外园区总数的50%,欧洲53个国家中仅有5个国家分布有中国海外园区。而在亚洲,仅印度尼西亚一个国家就有高达6个中国海外园区分布;分布在欧洲5个国家的10个中国海外园区,3个在西欧、7个在东欧,相对靠近内陆的欧洲中部在南北方向形成中国海外园区分布的空白区。
因此,总体上讲,中国海外园区在全球和各地区的分布和格局还是相对缺乏全球战略的规划和统筹,“一带路”倡议下中国海外园区的建设还有进一步发展提升的空间。
高质量园区不多
中国海外园区整体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高质量高标准的海外园区为数不多。现有具有一定规模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海外园区有很多是以农产品加工和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缺乏高等科技和高端服务海外园区的建设,且园区布局和选址并非最优,甚至存在不合理布局,有的园区还出现过重新选址的问题。中国海外园区有很多园区处于刚刚建立或基础设施配套严重缺乏的阶段,真正能吸引企业入驻或能为企业提供较好服务的园区极少,有的园区只是空有用地和实施企业,还没有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甚至有的园区还没有系统全面的发展规划、没有完全摆脱投融资风险等。
另外,即使按照中国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标准,近百个中国海外园区目前也只有20个通过考核,不仅数量不多、占比较小,甚至还存在通过考核后再次考核不合格而被商务部从国家级名单中拿掉的现象,这也说明中国目前很多海外园区建设很不规范,距离应该达到的国际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商业模式不清
中国海外园区的建设主体、投资主体在建设模式上、投融资方式上、发展思路上照搬国内开发区建设模式,决策程序陈旧、缺乏创新、缺乏针对性,导致园区投资回报低下。
虽然中国在国内开发区的建设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多半不能直接在海外园区的建设中套用。国内园区建设大多采用了土地开发费用和财税捆绑而形成的资金大循环模式,而此模式在国外基本不适用;通常海外园区建设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金额巨大,而且建设周期长达数年,有的甚至需要经过10-20年才能有微薄回报,存在投资与收益不成正比等现象。由此,造成海外园区的运营主体在资金方面经常会遇到回收时间长、盈利不足的问题,甚至企业变得主要通过出租土地和厂房、物业、公共设施开发以及提供服务等方式盈利。如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总投资额高达8000万美元,而2016年10月年均利润仅为41.8万美元
发展要素聚集度不够
由于各国、各地区较为复杂的形势与政策环境,中国海外园区在国外的发展建设很多因为产业配套条件不佳、生产要素集聚不够、园区发展支撑要素缺乏而带来海外园区发展的各种短板和问题。
中国较早建成的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虽然是中国海外园区建设的成功典型,但目前只有32家企业入驻的水平与其预计投资的企业150-180家相差甚远。具有劳动密集型产业东南亚国家转移性质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计划建成后吸引300家纺织服装、五金机械、轻工家电等类型的企业入驻,但经过10年发展之后的柬埔寨西港经济特区,包括工业、服务业的企业一共才81家,而且投入生产经营的只有59家,能保证长期运营生产的企业仅51家。
中国海外园区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和实施以来,海外园区建设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名牌。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设一批海外园区,因地制宜发展园区经济,推动沿线国家建设发展,带动中国高端装备、先进技术标准和优势产能向境外转移,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内容,为中国海外园区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巨大的市场空间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一带一路”沿线有近60个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为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9%和29%,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以基础设施领域为例,据有关机构测算,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全球基建投资到2030年累计将达到70万亿美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尤其突出。中国企业应抓住海外园区的发展机遇,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走出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