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工程项目的成功发展实质上是正确认识风险、管理风险和把握机会并获得成功的历程。本文基于央企海外项目风险评估经验,介绍海外项目全周期风险登记簿的构建方法和信息化经验,阐述建设项目风险登记簿的必要性以及在管理风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为工程企业的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

项目风险登记簿的内涵

//

风险登记簿又称风险登记册、风险登记单或风险登记表等。掌握风险登记簿的内容及其演变过程对理解和管理风险非常有帮助。

风险登记簿内容产生于风险识别。最初的风险登记簿包含已经识别出来的风险描述清单。经过风险定性分析后,这些风险清单被结构化分类并进行管理优先级排序,再经过风险量化分析,风险登记簿中增加项目目标(如费用、进度、净收益等)变化范围和成功概率等信息。

经过风险管理措施设计,风险登记簿内容被进一步扩大,增加了具体的风险应对负责人、风险管理措施、可能的衍生风险等信息。在后期风险管理和监控阶段,风险登记簿还将补充风险管理措施执行、执行后的风险状况以及新增风险或补充风险管理措施等内容。

风险登记簿在管理风险过程中具有两方面基本作用:一方面,它记录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信息,并促进这些信息在项目管理者之间的传递和交流;另一方面,风险登记簿本身提高了项目管理过程中风险决策的质量及制定效率。

//

项目风险登记簿的信息化构建过程

//

项目风险登记簿的信息化不仅意味着构建电子信息记录载体,而且还构建了一个在功能上涵盖风险评估与管理全过程活动的信息系统。基于此构建思想,一个风险登记簿信息系统被开发用于央企海外项目风险评估实践。它融合了风险评估、知识管理以及互联网思维,功能涵盖风险识别、定性风险分析、风险量化分析、管控措施设计、风险分配、风险管理、监控预警、风险交流和知识管理。除了风险管理主体功能,风险登记簿信息系统还提供了新闻、文件、视频和经验等信息频道,形成综合性项目风险信息平台,实现了项目风险的动态评估和管理。其构建过程如下:

1建立风险分解结构

项目组首先按照项目环境、项目组织、项目任务和项目管理对项目风险进行一级分类,在此基础上再细分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安全风险、基础设施与行政效率风险、社会人文环境风险、人力与资源环境风险、项目融资风险、项目建设风险、项目运营风险、项目财税风险和项目法律风险11个二级分类。二级分类被进一步细分为30个三级分类,风险分解结构的最后一级为具体的项目风险。

2建立风险数据库和风险清单

项目组在识别和评估风险之前,通过翻阅和整理企业风险案例、新闻评述以及学术文献,编辑并建立了包含600个风险的海外工程项目风险数据库。数据库采用结构化方式描述风险信息,包括风险源、风险事件、风险结果和管理措施,并为每条风险增添了案例背景、分析评估、综述评论、管理建议等相关内容。风险数据库的建立为项目风险评估提供了案例和知识基础。

为了进一步提高风险评估效率,项目组从风险数据库中摘取重要且常见风险,形成供项目不同阶段(市场开发、项目执行)使用的风险清单。清单上的项目风险按照风险分解结构组织排列,为项目人员提示常见项目风险,便于指导项目人员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快速、有效辨识风险。

3识别和描述风险

项目风险登记簿采用“风险五要素”法识别和描述风险。风险五要素指风险主体、风险事件、影响主体、风险结果和影响目标。其中,风险主体指风险发生的来源,也可能是风险发生时依附的条件或环境。风险事件指风险主体促使或引发的事件或条件,它们的出现或变化导致了风险的发生。影响主体指项目管理中某个环节、工作内容或者活动的某个步骤。风险结果指风险事件发生后给影响主体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不利影响。风险结果会影响项目管理目标(即第五个要素)的顺利实现。这五个要素信息可以完整、全面地描述存在于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4评估项目风险

项目组首先界定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概率)以及风险发生后带来的不利影响(风险影响)的顺序量表,并尽可能给出清晰、量化评判标准,其中风险概率顺序量表采用线性量化标准,风险影响采用非线性量化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概率影响矩阵,其中矩阵横轴表示风险影响,纵轴表示风险概率,并依据风险偏好与容忍度,划分概率影响矩阵为红色、黄色和绿色三个不同区域,红色区域为高风险区域,黄色为一般风险区域,绿色区域代表低风险。项目组成员在风险登记簿信息系统中按照逐点定级的要求对风险进行客观评估打分,个人打分加权平均后形成该风险最后得分。依据风险得分在概率影响矩阵中的位置,确定项目风险的大小和严重程度。

5制定风险管理措施

为了提高风险管理措施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项目组首先为风险选择并指派管理负责人,然后将设计、协调和确定风险管理措施的职责委派给风险管理负责人。在后面项目执行过程中,也是由风险管理负责人负责执行风险管理措施,并负责汇报管理措施的执行效果和项目风险状态。当管理措施的执行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人的时候,由风险管理负责人组织协调。即使风险已经被转移给第三方,风险管理负责人仍然要负责监控风险的动态变化,并做好风险发生后的应急预案。风险管理负责人负责做好该风险管理过程和效果的记录工作,并将完整的记录信息录入到风险登记簿系统。

6促进风险管理交流

为了促进风险管理交流,项目风险登记簿在设计上融入“互联网+”知识社区理念。项目管理者在系统中建立自己的风险登记簿,选择风险登记簿项目组成员,并在项目组成员内部实现信息共享。通过风险登记簿,项目组成员可以协作发布、编辑和完善风险信息,并可以针对每条风险发表产生背景、数据分析以及观点讨论等评论信息,还可以针对观点和评论给出支持或反对投票。当有新的评论信息出现的时候,风险登记簿系统会更新项目风险条目状态,并给相关成员发送信息提醒。风险登记簿系统会记录并显示信息和评论的发布者及发布时间,项目组成员可以通过信息和评论找到对应发布者,进行单独或深入交流。

7打造综合信息平台

除了风险管理主体功能,项目风险登记簿系统还提供了新闻、文件、视频、经验和预警五个信息频道。通过信息频道,项目组成员可以在风险登记簿中添加与项目相关的国内外新闻信息、商务或技术文件、录制的各类视频文件以及企业内外部项目风险管理的经验做法及效果。此外,当项目组成员预测风险即将发生时,可以通过信息频道发布预警信息并将信息发送给所有其他项目组成员。这些频道信息与风险管理主体信息一起形成“立体化”“多层次”项目风险信息平台,为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丰富的信息支持和决策帮助。

//

项目风险登记簿的作用和效果

//

信息化项目风险登记簿的作用和效果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利于传播风险知识

行业项目风险知识库和案例库以及企业自身开展项目的风险登记簿是企业项目风险管理成果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浏览、调用历史风险知识和案例以及对以往项目风险登记簿内容的回顾,不仅有利于项目人员总结风险管理经验教训、促进风险知识的传播,而且有利于项目人员识别和评估风险,对当前的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利于开展头脑风暴与研讨交流

项目风险登记簿的建立便于项目组成员采用网络研讨会模式协作开展风险评估与管理,鼓励成员间更多的交流与互动,具有较强的内容延展性。借助和使用风险登记簿中积累的风险知识和案例,能够激发项目组成员更多的启发和思考,有效提高了头脑风暴和研讨交流方法的应用效果。

3利于提高项目风险管理效率和质量

风险登记簿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帮助项目管理人员规范化开展风险管理活动、执行风险管理流程,有效率地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提高项目风险管理决策质量,同时促进了风险信息在项目不同阶段和不同管理团队之间的传递和交底。

4利于开展决策风险审计

作为项目风险管理各阶段工作的输出成果,风险登记簿完整记录了项目风险评估和管理的过程及结果,保留了制定风险决策使用到的历史数据和决策依据,这为回溯决策过程和决策风险审计提供了工具和手段。

5利于开展培训与学习

项目风险登记簿采用标准化风险数据结构,有利于培养统一形式的风险思维、培养学员使用标准语言描述和分析项目风险、理解项目风险的发生机理、提高掌握风险应对措施的效果和效率,有利于有效缩短项目风险管理培训时间并提高学员的实战技能和经验。

6利于发现风险管理人才

项目风险登记簿在设计上融入互联网知识社区概念,建立了“项目人员—风险知识—项目人员”的连接,并通过多向信息传递途径将项目人员与风险知识联系在一起。在系统中可以通过项目人员找到他们关注的项目风险,也可以通过项目风险信息找对有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这有利于发现和挖掘项目风险管理人才,有效提升企业项目风险管理能力。

//

项目风险登记簿的建设经验与感想

//

1传统风险评估与管理工具具有不足之处

有些企业使用Excel或Word等办公软件编制风险清单,以表格形式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这些做法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首先,Excel或Word只能用于风险清单和报表制作等一部分风险管理工作,无法有效满足管理风险的整体需求;其次,这些传统办公软件不是风险管理专业工具,无法完成较为复杂的风险分析与评估工作;此外,作为个人电脑办公软件,Excel或Word在风险信息的共享、协作与交流能力上表现不足。

2信息化项目风险登记簿需要具有工具和平台双重属性

项目风险登记簿的信息化需要注重两方面功能的设计与开发。

一方面,风险登记簿要成为开展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有力工具,能帮助提高项目风险管理工作效率和决策制定质量,要方便管理人员深入分析风险特征,洞察风险利害关系,协作制定并一致执行风险管理措施。

另一方面,风险登记簿要成为项目风险管理的信息

平台,能够促进风险信息在项目组成员间的多向传递与

分享,方便不同地理位置和管理层级的项目管理人员交    流、讨论并协作管理项目风险。

3项目风险分解结构的建立可融合多种分类形式

风险分解结构(RBS)形式上与工作分解结构(WBS)很类似,两者都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层次结构细分,每次细分都包含具有更多细节的下一层级结构。RBS与WBS都试图将项目分解为更易于分析和管理的子项或工作内容。风险分解结构的建立便于按照风险类别进行识别、分析、管理、展示和交流项目风险。

依据目的和用途的不同,企业可以建立不同分类形式的风险分解结构,例如有的风险分解结构依据风险来源进行分类,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也有的风险分解结构依据工作内容进行分类,包括市场开发、投标报价、初步设计等;还有的风险分解结构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进行分类,包括项目进度、项目费用、工程质量等。不同的风险分解结构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项目,一般来讲企业在实践中可以融合不同的分类形式,建立适用于自身企业风险管理的分解结构。

4建立项目风险数据库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回报

目前已经建立项目风险数据库的国内工程企业数量不多,很少见到企业能够有目的、有组织地建立完整内容(包括详细的风险描述、风险评估过程、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执行情况以及管理上的经验教训)的项目风险数据库。

然而,实际发生的国内外行业项目风险数据库对于企业自身开展项目风险管理是非常有价值的。项目管理者通过浏览、学习风险数据库内容,能够充分认知项目风险的存在、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掌握风险管理方法。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应用能帮助项目管理者有效应对不断重复发生的项目风险,规避利益损失、把握机会。信息化项目风险登记簿的建设能够为企业建立项目风险数据库提供工具和系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