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型开放-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在走出去圈内洛阳纸贵。我深知理论成书发表要做的各种妥协和某些按部就班规定动作的必要性,但仍惊喜地读到如此之多反思和改革的内容,不禁作此读后感。实际主笔人多为信保专家,自我批评、自我反思、自我革命尤其不易;肖董愿意为此背书,也印证了最好的领导是退了的领导。

当然,读后感文责自负,与所在单位无关。谨以此文为礼,献给一位带我跳入海外投融资火坑的前辈领导。

首先,感同身受于第37页的私营资本分析。

一带一路可持续的前提,源自于公私资本的共同参与。目前国企开发商、国企承包商、国有金融机构,已经将业务做到了极致。在东道国承担的风险之外,都是中国国有资本的风险。以上三家的团队无论如何创造性的结构化,风险都是在国资委和财政部的左右兜之间传递的。

企业,尤其是私人企业,天性就是贴近规则上限做成业务。调动私营企业主体的积极性,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条件,也是一带一路下一步脱离瓶颈的前提。私营资本对境外基础设施参与的积极性,圈内人都有体会。长周期的境外基础设施项目,私营资本落地难源自内外两个因素:外因是私营资本实力不受监管部委、金融机构的内心认可;内因是海外基础设施开发的风险分配机制不够市场化,私营资本不会靠学习党课进行海外投资的,其参与的根本在于利润与风险分担机制相一致。

内外因导致了私营资本难以获得国有债务融资杠杆的支持,即便获得了,也要为一个项目搭上创始人的身家性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市场,私人资本还愿意来勉强一把;在拉美、中东等准发达地区,私人资本反身寻找当地特色融资产品,不必屈身于国有企业的一带一路旗号。

调动私人积极性,源自规则的可预期和风险的合理分配。投资审批机关和融资审批机关,需要坚定不移地以条件明确、可预期的核准制代替任意加码的审批制。所有金融机构中,中信保是最有地位和影响力牵头进行基础设施利益相关方的风险分配机制改革的。

其次,感同身受于第39页的跨机构信息协调问题。

(一)信息共享

国别风险信息、贷款余额信息、违约信息,是国企开发商、商业性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风险分析的根本。

目前来看,两优贷款、商业主权借款、资源换贷款(一揽子)、由中信保兜底的主权违约险的私人投资项目,难以做到统一判断尺度、信息即时共享。当然,这涉及技术以外的因素。

(二)预期/实质/交叉违约的协同处置问题

两优贷款、商业主权借款、资源换贷款(一揽子)、由中信保兜底的主权违约险的私人投资项目,特定主权国家的预期/实质/交叉违约时,中国涉事的国有开发商、国有金融机构、外交机构是否有协同处置机制,值得思考。

(三)更难做的是,与全球多边机构和其他国家ECA共享发展中国家核心信贷信息的问题。

三是,美国为首的国际规则,到底是打破还是遵守的问题。

(一)国别风险评价理论体系问题

我国进行海外基础设施投资的热点国家,多是西方传统风险理论的中高风险国别。诚然,国内金融机构已经各自设立了自己的国别风险评价系统,但应在多大程度上遵循规则于、统一标准于西方主流评级机构呢?在不同发展阶段,我国的特色风险评价机制是获得西方认可重要,还是服务于本国战略利益重要?

我国财政部近期颁布了“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令人欣喜。走出去的朋友圈较少转发这个框架,但我认为这无疑是我国自主主导特色主权债务风险评价体系的重要一步。愿我国继续细化这个债务可持续性分析的顶层标准,各金融机构能够将其贯彻在自身的国别风险判断标准中,用一带一路的真实成绩推广这个中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

(二)第48页反思了西方国家主导的多边机构的规则和限制问题。

先说贷款前的优惠度限制问题。应当说,中国主权融资资金被西方国家批评为搭便车已经很久了,金融理论界的嘴炮也斗了很久了。论战的结果,还是靠实力说话(即广大发展中国家更需要谁家的钱)。因此,我国金融机构的业务实务中,是主动要求借款国滴水不漏遵循西方的优惠度标准并全盘证明给咱们看,还是在东道国借款意愿真实的基础上做到形式合规即可,还是更加积极主动地与走出去的企业一起寻求方案打破西方优惠度理论体系?这是一个战略选择问题。

再说贷款出事后的重组问题,本书做了难得的思考。如何对待巴黎俱乐部规则?如果不遵守,我们该怎样系统的处理、如何协调自己内部的不同金融产品统一处理?具体项目上,银行和中信保要管贷后;但中国自己贷出去的钱出事时,制定如何处置的战略调子,是国家部委层面应当做的贷后工作,不好推脱到具体金融机构身上。

四是,感慨于近两年项目落地难,问题核心是(投资人和融资人的)项目评判标准和内部考核机制没有真正响应和匹配一带一路战略。

从理论落地为现实,需要从上层考核和追责机制上做出改革,落实真正的容错机制,给评审部门责任松绑,为改革者留有空间。摸着石头过河,脑袋始终在水上,也要心疼在水下的手和脚。

最后,从企业的微观角度顺提一些偏技术的呼吁,或许可以提高中国金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响应本书的题目--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

(一)国家顶层设计方面,两优借款的流程和小圈子,要与国有投资的流程和小圈子有协调、有接口。

(二)整个融资标准从中国成分到中国利益的转换(第58页有专门论述,令读者开心)。

(三)从顶层设计方面认识到优化现有和未来BIT的必要性。从顶层设计方面认识到当前的跨国央行货币互换(针对基础设施的具体项目)的无用,别国央行换来了人民币头寸是不会用在某一电站、某一公路的。

(四)保单加保直接协议。

(五)推出小币种中长期保单,帮助走出去企业当地币融资规避汇率风险。

(六)推广海投险保单,争取外资行内心的认可。

(七)违约险响应市场需求,有明确违约金计算条款的情况下是否必须前置争议解决机制?

(八)中信保牵头进行金融机构的海外项目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改革,尤其是灵活化处理完工风险;

(九)为中长期保单下的项目残存权益(投资人、银行、Co-insurer)建立灵活的分享机制:能做到融资关闭所需的最终风险承担者(95%),就拿走所有;做不到能促成交易的最终风险承担者(50%=0),要为别的风险承担者或合作者留下可参与的空间。(第63页隐隐带过之处也令读者兴奋)

(十)提前安排短险接再融资保险的制度化安排、固定套路安排,使短接长的优势落到实处。

最后,改革从我做起。就不听语文老师的,不写结语,结语在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