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韩国疫情爆发较早,已逐步稳定;视线往南,南亚的印度疫情持续肆虐、经济下滑,不过政治局势基本保持稳固;镜头西转,西亚的伊朗正面临疫情、低油价、制裁等多重冲击,而伊拉克的病例数也正处于激增的风暴之中。
除此之外,分析还将包括化险集团合作伙伴牛津经济研究院发布的各国经济风险评分,以汇率、需求、成本、主权信用和贸易信用这5个指标为基础进行评估。每个国家的得分从1-10分不等(1分代表风险最低,10分代表风险最高)。牛津经济研究院还根据得分为16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排名。排名越高的国家或地区,其经济风险越低。
印度
印度一度实施了世界上最大规模之一的严格封锁政策,但其确诊病例数仍在持续激增,总感染人数仅次于美国和巴西,位居全球第三。而且封锁期间,数百万日薪工人被迫在短时间内从城市流动到农村,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疫情扩散。
由于封锁措施未能压平感染曲线,印度政府可能会在抗疫方面采取更加放任的做法,而这会进一步加剧病毒传播风险。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开始越来越强调经济复苏,并推出266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以改善流动性。不过,印度有限的公共支出和现金支持能力使得该方案的有效性存疑。
另一方面,虽然莫迪的地位由于反对党的弱势依然稳固,但日益加深的经济困境和不断上升的失业率(自3月以来已有1.2亿人失业)可能在未来数月推高社会动乱风险。在孟买和德里等疫情严重地区,随着病例数上升,当地薄弱的医疗基础设施将不堪重负,由此引发民众对于各地政府更加严苛的审视。不过,这些社会情绪还不太可能引发实质性的抗议活动。
外部关系层面,莫迪出于转移国内矛盾的需求,实施了一系列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投资的举措,包括禁止移动应用程序、扣留货物、修改投资法规等。这一趋势目前并未转向。印度未来或将更强调长期安全及本地企业需求。对外国投资者而言,这很可能意味着投资和运营各阶段的监管和运营风险上升。特别是涉及土地收购和建设等的商业开发项目,相关审批流程将非常麻烦。除了继续关注不断变化的政策和利益相关者格局,投资者或许可以调整沟通策略,更多将重点放到邦一级的利益相关者身上,使他们成为关键的支持者或斡旋者;同时密切关注当地的公众意见,并设法将关注点集中到投资本身的价值主张上。
经济
印度经济风险评分为5.0,风险程度低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平均水平。在16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72位。
2019年,印度经济急剧放缓。疫情爆发可能使2020年的印度经济出现收缩。经济高频数据在3月和4月大幅下滑,表明第一阶段封锁带来巨大损失。即便封锁措施逐步放松,但能给经济活动恢复带来多大帮助仍是未知。风险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较为富裕的马哈拉施特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古吉拉特邦、德里邦等。这些地区的经济恢复快慢程度不一,可能引发国家层面的内部失衡。预计印度全国的经济活动不会很快回到正常水平,结构性逆风将进一步抑制增长。但若放眼未来五年,印度仍将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韩国
韩国疫情自4月以来已基本受控。这要归功于疫情早期的快速响应、坚实的公共卫生基础、强大的病毒检测和追踪能力,以及很早采取保持社交距离和其它预防措施等。当然还有运气——该国最初、也是最严重的疫情爆发在人口250万的大邱市,而非人口达2500万的首都地区。
韩国从未实施过大范围封锁,大部分企业都正常运营,大多数学校也重新开学。最近,韩国民众的日常生活看起来比大部分其它国家都要正常,经济受到的影响也小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韩国今年GDP将收缩1.2%)。这都帮助执政党在4月份的国会议员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
不过,韩国仍面临第二波疫情的风险,5月以来新增病例的小幅增加就凸显了这一点。政府可能会在未来至少几个月内保留剩余的限制和预防措施。与此同时,尽管国内经济尚有韧性,但韩国对出口的依赖使其无可避免地受到全球经济低迷的冲击。
经济
韩国经济风险评分为3.1,风险程度低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平均水平,但略高于发达经济体均值。
韩国经济仍将面临全球和国内需求低迷的压力,第二季度GDP降幅比第一季度更大。但特殊宏观政策的支持应有助于国内需求的温和恢复,而中国工业活动的逐步正常化也可缓解出口压力。考虑到第一季度GDP的向上修正和占GDP 1.5-2%的第三笔额外预算的实施,预计韩国今年GDP的增长幅度为-0.7%。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预计2021年将反弹至3.2%。主要下行风险来自于中美紧张关系的升温和当地可能出现的第二波疫情。
考虑到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依然较低,虽然全球封锁放松,但贸易困境仍可能持续。5月份韩国出口和进口同比分别下降23.7%和21.1%,这是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两位数降幅。受益于远程办公需求增多,芯片和电脑出口在5月份出现增长,但无法抵消其它产品出口的大幅下滑。
伊朗
伊朗是地区确诊病例数最多的国家,超过30万人感染,包括多名高级官员。虽然疫情继续肆虐,但伊朗无法承受继续限制商业活动对国民经济和人口造成的影响,因此已经取消了大部分全面限制,转而在部分地区实施有针对性的管控,并敦促人们保持社交距离和佩戴口罩。不过这些呼吁也大多不受重视,病例数量在封锁放松后已经开始激增。
美国制裁、低油价和疫情冲击使伊朗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经济动荡。在经济急剧下行的背景下,伊朗政府只能竭力压制公众日益高涨的不满,而这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动乱和政治不稳定。在过去一年里,伊朗已经发生过两次反政府动乱。随着美国继续严厉制裁,并拦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伊朗发放的50亿美元紧急贷款,伊朗想要从经济困境的泥淖中抽身并不容易。该国其它值得注意的风险还包括与沙特阿拉伯间政治紧张的加剧,以及与美国和地区盟友间潜在的直接军事冲突。
经济
伊朗经济风险评分为7.4,风险程度明显高于5.3的地区平均水平,在16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50位。
伊朗经济将连续第三年陷入严重衰退。虽然自2018年以来,官方数据一直没有发布。但参考封锁措施对世界其它地区的影响,预计2020年伊朗GDP将收缩12.2%。疫情扰乱了贸易、旅游和零售业,并加剧了低油价、石油需求疲软和国际制裁的影响。
伊拉克
新冠病毒正在伊拉克迅速传播,大部分确诊病例都出现在近期。民众对疫情防控措施的遵守程度很低。许多人拒绝接受检测或治疗,认为国家不堪重负的医疗体系并不能帮助自己,且一旦确诊,很可能会受到污名化、被社会所排斥。此外,从事非正规行业的人数占该国非国有企业就业人数的三分之二,这些人无法承担隔离所带来的经济影响。
公众对政府的疫情处理普遍不满,针对宵禁和封锁措施的抗议频发,有时还会出现对病毒检测和治疗设施的蓄意破坏。严重的财政危机让工资发放和合同履行变得困难,动乱风险进一步加剧。反政府抗议活动在整个夏季都会增加。在南部一些省份,抗议组织袭击了当地政府大楼,迫使官员辞职或焚烧其办公室。
伊拉克有92%的收入来自于石油行业。疫情使石油需求下降,而且本身就很脆弱的私营行业经济活动也被封锁措施所影响。目前,每8个适龄工作人口中就有1人在公共部门内就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在可预见的未来,伊拉克的主权风险仍然很高,而政府的财政紧缩政策也会增加动乱风险。
经济
尽管石油储量巨大,但伊拉克经济风险仍然很高,评分为6.8,在16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35位。
虽然经济风险比起2019年已经有所缓解,但向好势头并未持续太久。国内政治并不稳定,与“伊斯兰国”组织间又继续冲突不断,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已大受影响,包括国家经济亟需的油气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外国直接投资。油价暴跌将导致伊拉克今年财政收入下跌约30%,预算赤字已经升至GDP的10.6%。
严格的疫情封锁也意味着占伊拉克非石油GDP 8%的旅游行业大幅衰退。预计2020年该国的非石油GDP将收缩2.2%,是否存在进一步下行风险则要看当前的限制措施会否继续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