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要尊重不同产业的发展规律,顺应不同产业的转移趋势,通过创新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和规范,筑牢回旋空间,加快推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畅通国内大循环
●当前我国制造业国内产业转移出现趋势分化
●多措并举加快推动我国制造业向内陆转移
当前我国制造业国内产业转移出现趋势分化
(一)要素驱动型产业转移: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倾向于向要素成本更低的东南亚等地区转移
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等低端要素成本较为敏感。数据显示,纺织、服装、鞋及皮革羽绒制品劳动报酬占总产出比重超过11%,在主要制造业行业中,劳动力成本比重最高。相比其他产业,轻工纺织对劳动力成本最为敏感,这推动轻工纺织等产业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海外地区转移。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十三五”期间,我国纺织品、成衣出口额合计占全球比重从2015年的38.3%缩窄至33.9%,其中服装出口占全球总出口比重从2015年的38.6%快速下降至2019年30.7%。而以越南和孟加拉等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纺织品和成衣出口额与我国相比则呈快速提升趋势。从国内产量内部转移来看,“十三五”时期,服装产量占全国份额提升较大地区主要集中在福建、湖南和湖北。湖南和湖北在“十三五”期间合计提升5.7个百分点,而福建一省提升接近12个百分点,服装产业在全国的转移主要是向福建地区的转移,并没有呈现出向内陆地区转移的趋势。这表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在劳动力成本等方面优势并不明显,不足以吸引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这类产业在国内反而向产业生态较好的产业集聚区转移。
(二)资源利用型产业转移:冶金等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倾向于向能源资源富集地区转移
内蒙古、山西和陕西是我国原煤生产大省,2019年生产原煤分别达到109068万吨、98795万吨和63630万吨。冶金等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对能源依赖较大。依托原煤生产能力,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不断承接需要煤炭作为原材料的煤化工产业和高耗能的冶金等产业转移。2015-2019年期间,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业营业收入占全国比重分别提升0.26个百分点、1.94个百分点和0.25个百分点,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分别提升0.51个百分点、1.28个百分点和0.16个百分点。特别是利用特定资源的产业倾向于特定矿产资源富集的城市集聚发展。如,以锂矿闻名的宜春可利用氧化锂储量260万吨,占全国的1/2、全世界的1/4。在当前锂电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趋势下,赣锋锂业、格林德能源、永兴特钢新材料、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锂电新能源龙头企业为利用宜春独一无二的锂矿资源,纷纷在宜春投资建厂力度,加快向宜春聚集。
(三)配套合作型产业转移:电子信息等区域协作型产业倾向于向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优势地区转移
由于市场、要素成本等原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体呈现从东部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的趋势。2019年,我国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份额从2015年的76.90%萎缩至72.60%,下降4.41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提升1.62个百分点和2.89个百分点。但由于电子信息产业产业链条较长、对产业配套要求较高,中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较好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相对较多。东北地区由于电子信息基础较差,三省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比重不足1%,在2015-2019年间,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比重非但没有增加,还略有下滑。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比重提升的地区主要是重庆、四川和陕西,这些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相对其他西部地区相对较好,产业配套基础较好。特别是虽然东部整体电子信息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比重超过30%的广东省在2015-2019年间还在大幅提升,呈现出强者恒强、马太效应等趋势明显。电子信息等区域协作型产业主要向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中西部重点优势地区转移。在引导这类产业转移中要遵循“主体集中、区域集聚”的产业转移思路,切忌多点开花,避免各地出现“小散乱”布局。
(四)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汽车制造等市场导向型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特征并不明显
由于运输成本高,靠近市场需求生产特征明显,汽车制造等市场导向型产业倾向于向市场需求较大的地区转移,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向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转移趋势。以汽车产业为例,分省数据加总来看,各地区汽车产销缺口或盈余快速缩小,从2016年的1845万辆收窄至1386万辆,这表明汽车产能加速向汽车产销缺口地区转移,而产销盈余较多地区汽车产能呈逐渐减小、向外转移趋势。具体来看,2016年至2019年,河北、北京、广西、重庆、山东、浙江和河南产销缺口或盈余分别缩小90.94万辆、88.45万辆、85.39万辆、84.29万辆、65.88万辆、62.54万辆和35.33万辆。其中,河北、山东、浙江和河南是由于产能扩张匹配销量所致,而北京、广西和重庆则是由于市场有限、产能向外转移所致。产能扩张较大、承接外省汽车订单转移地区分别是河北、山东和广东,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产能收缩较大、汽车订单向外转移地区分别是北京、重庆、广西和江苏,主要是汽车产能相对较大省份,既包括东部地区,也包括西部地区,这些地区以往存在较大的产销盈余。
(五)环境约束型产业转移:化工等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产业对环境约束更为敏感,倾向于向环境容量较大地区转移
化工产业是典型的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产业。由于历史的原因,东部地区化工产业发展起步早、基础好,产业集聚较为明显,全国超过一半以上的化工产业集中在东部地区。这也同时给东部地区环境承载力带来了较大压力,在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导向下,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纷纷向内陆地区转移。2015-2019年,化工产业集聚大省江苏和山东化工产值占全国份额快速下降6.10个百分点和3.51个百分点。而由于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区集中在长江经济带,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导向下,化工企业并没有向以湖南、湖北等为代表的中部地区转移,而是向西部和东北等环境容量相对较大地区转移。2015-2019年,辽宁、山西、陕西、新疆和宁夏等西部和东北省份化工产值占全国份额分别提升3.31个百分点、1.43个百分点、0.92个百分点、0.55个百分点和0.27个百分点。
多措并举加快推动我国制造业向内陆转移
近些年来,我国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要素比较优势不断下降,面临的国际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新兴国家竞争两头挤压的严峻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充分发挥我国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利用内陆地区要素禀赋的梯度差异,加快推动我国制造业向内陆地区转移,对于筑牢我国回旋空间、增强经济韧性、夯实和提升制造业发展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要尊重不同产业的发展规律,顺应不同产业的转移趋势,认识到部分产业和部分环节在国内、甚至在内陆地区已经不再具备比较优势,外迁是必然趋势和正常现象,要通过内陆布局减缓外迁的趋势。冶金和化工等基础性产业是一国制造业产业公地的重要内容,发展不足对制造业生态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弱化制造业的发展基础,必须加快推动基础性产业向内陆优势地区布局。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制造业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领域和方向,要推动高技术制造业部分环节向内陆集聚区布局,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但也要清醒地注意到当前我国制造业向内陆地区转移面临不少制约和梗阻,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营商环境、开放平台等产业配套条件短板明显,环境、能耗和土地等约束显著制约产业项目承接落地,内陆地区与东部地区合作欠缺和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恶性竞争加剧同时并存,亟需通过创新机制和加大政策支持以及政策规范,加快推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畅通国内大循环。
一是积极探索破解土地、能耗、环保等瓶颈制约。统筹考虑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经济发展、能耗总量、能源结构、环境容量、土地指标等情况,加快构建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持续发展机制,杜绝“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一刀切”的做法。
二是推动建立跨区域产业协作机制。加强东部发达地区与内陆地区间的产业协调,畅通产业合作渠道,激发各方主体积极性,探索多种形式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和产业转移引导机制。创新产业园区合作开发模式,协商建立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允许共建园区各方将相应经济指标按比例计入政府考核体系。
三是统筹推进国家产业转移平台建设。加大对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平台载体支持力度,给予更大力度的试点示范权利和政策支持,推动重大改革试点落地,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如,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要素配置、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开放合作、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给予更大的先行先试权。
四是规范引导地方招商引资政策向营环境、补配套转变。清理和规范地方政府不合规定、无底线的财税、金融和土地政策。设置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底线,限制债务风险较高、财政保基本地区的公共投资和财政补贴等扩张性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在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放管服能力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复制推广先进地区经验。
五是加快缩小东中西部开放政策差距。加快复制东部沿海地区开放政策,增加中西部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数量。发挥“一带一路”对中西部开放型经济的推动作用,通过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国际贸易大通道建设。完善中西部的港口、口岸、陆港、空港及铁路、高速公路、城际轨道交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