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管理的细节无处不在,无声无息,项目部进场道路的整洁程度与企业形象的关系是什么? 现场施工人员为何在未明确土地边界的情况下肆意超挖施工?为什么员工对办公室的空调因彻夜运转耗费能源却视而不见?这都是大家眼中的小事,无足挂齿,操心多了感觉是吹毛求疵。其实不然,这些细节应该是管理的基础,抓大放小的前提是细节处于有章可循的状态。找不到责任人和流程依据的管理可能是灾难性的,长此以往,久病成疾,祸不单行。到底是管理方法的问题?还是管理责任问题?即能力还是态度的问题。管理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的过程,身体力行的过程,每个人能把身边的小事做好,就是对项目整体管理提升最大的贡献。值得深思的是,如何将支离破碎的细节通过行之有效的逻辑体系建立联系?使员工都能按照刻骨铭心的流程躬身履行自己的职责,参与工作实践共同体,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共同实现预先设定的目标。逻辑体系的建立是科学有序管理的前提,离不开管理理论框架(Theoretical framework)的构建,必须从认识管理的基本概念入手。
提及“管理为何物”的问题,可谓百家争鸣,众说纷纭。彼得·德鲁克可能会讲,管理是实践(Practice),在人力(Manager and Worker Performance)、财力和物力(Physic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等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下,围绕市场 (Market Standing)、产值(Productivity)、利润(Profitability)等经营指标,统筹创新(Innovation)和社会责任(Public Responsibility)的关系,最终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法约尔则认为:“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强调完整的科学管理的行动过程。流程管理的标杆企业德胜洋楼创始人聂圣哲的解释是:“管理的本质和灵魂是教育”。被业内称为现代企业管理圣经的《德胜员工守则》如何将大字不识,简单粗暴的农民工(产业工人)训练成温文尔雅,举止得体的企业白领?经聂圣哲亲自示范的流程培训,清洗的马桶水可以用来漱口,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作为生产一线的管理者,如何将管理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使管理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动,譬如毛主席“下毛毛雨,而非倾盆大雨”形象生动的比喻,指导工作实践。
管理的细节是行动和执行的问题,而管理的逻辑是设计和思路的问题,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与德国职业能力测评(Occupational Competence Assessment)强调的设计能力(Shaping Competence)和行动能力(Acting Competence)遥相呼应,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何将琐碎的细节通过科学的逻辑纳入高效的管理体系,并遵循事物的发展客观规律,做到锚定目标,压实责任,鼓足干劲?主要从完整行动过程(Holistic Acting Process)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逻辑体系出发,遵循PDCA(Plan, Do, Check和Act)管理的基本逻辑框架,从流程管理,培训赋能和考核评价三个方面建立相互影响和促进的闭合的管理循环(Management cycle)。
流程管理:根据《金字塔原理》强调的书面表达逻辑:工作情境(Situation)-冲突(Conflict)-疑问(Question)-答案(Answer and Solution),写作的过程也是工作实践的过程。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当我们埋头苦干,奋力拼搏的同时,应适当停下脚步,静下心来,以目标为导向,反思具体工作情境中的冲突和问题,梳理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流程,比如马来西亚公有土地征地流程中的二类地(Category 2),根据施工需要在既定目标前必须进场,目标指明前进的方向,经过梳理,实现目标需要经过红线放样(ROW Pegging),障碍物报告清单(Encumbrances Report),联合现场踏勘(Joint Site Visit),JPPH评估报告(Evaluation Report),签发驱逐令(Issuance of Eviction Notice)等典型的工作任务,并设定完成任务的具体时间节点(Specific & Time-bounded),同时强调流程计划的严肃性和执行力,对流程常怀感恩、尊重和敬畏之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实现既定目标(见表一)。
表一:流程目标分解表
培训赋能:经过科学论证和集体讨论确定流程后,员工在实践中按照流程实现既定目标,这就需要大量的培训和赋能。培训赋能应重点从两个方面创新和突破。第一,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见表二),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最高的三个方式为:讨论、实践和教授给他人。鼓励员工在对流程学习的过程中,多与同事讨论,并在实践中强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后,传授给其他同事,学习和培训的效果更佳。此外,培训的过程也是赋能的过程,及时关注员工的情绪和心态,引导鼓励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第二,培训应遵循员工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从新手(Novice)、熟手(Advanced Beginner)、高手(Proficiency)到专家(Expert),系统地帮助员工吃透工作流程,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提高胜任基础工作的功能性能力,部门协调和人际沟通的过程性能力,以及解决一体化问题的设计能力,在复杂不确定的工作环境中处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职业能力,最终实现流程的创新和优化。
表二:学习金字塔理论
考核评价(测评、评价、评估、监控、反馈等):培训赋能的效果需要在工作实践中检验和监控,并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和反馈,选择具有实效性的测评工具和方法,对培训效果以及整体职业能力进行测评考核,配合科学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在企业和项目管理中,每个流程和制度的编制及运行都无不体现人的智慧和能力,人成为管理中最为活跃的要素和价值极高的资源。这也与管理培训专家章义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提出的“左手流程,右手人才”的企业管理理念相得益彰。考核评价至少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作为绩效薪酬分配的依据;二,为员工晋升和选拔提供参考;三,为科学组织教育培训及员工专业化发展创造基础。此外,考核评价的模型和指标可为人力资源规划以及招聘配置提供数据化和可视化的依据,为管理层“选育用留”决策指明方向,真正实现人力资源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的思想变革。
此外,管理的细节亦可通过宏观(战略目标)、中观(工具方法)及微观(资源配置)的逻辑体系进行层级归类,分别对应领导力(Leadership),管理(Management)和行政(Administration)三个层次,与项目管理中高层(领导班子),中层(部门负责人)和基层(一般管理人员)相匹配,存在职业分工不同,但无高低贵贱之分。领导力强调战略规划、发展方向、文化引领对管理层和操作层的影响,突出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的创新;管理侧重于技术层面的行动管理过程和循环控制,讲究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包括获取信息(Informing),规划(Planning),决策(Deciding),执行(Conducting),监控(Controlling),评价(Assessing)等;行政倾向于执行和操作层面对资源统筹协调的能力,旨在提高执行效率,促使计划和方案落地生根。将管理的细节运用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逻辑框架衔接,形成科学管理的基础,各司其职,提高管理决策和执行的效率。
综上所述,管理的内涵包罗万象,既是管理科学,更是领导艺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是有情感,有温度,有思维的高级思考者,而非货币,材料和设备等。项目管理的本质是在人力、财力和物力(材料设备)的高效配合下,遵循一定的市场运营规律(合法合规),满足质量、安全和环保(QHSE)要求的前提下,把概念化的想法逐步转化为实践的完整的行动过程,终极目标是让项目盈利,培养人才及通过品质和口碑效应拿到新项目。在所有资源中,钱和设备自己没有长腿,不能跑,能让钱和设备跑起来,跑的快的还是人,人是有能动性的,有情感的,复杂的个体,无外乎就是内在动力不足和外在刺激缺乏在作怪,流程和培训更多解决内在动机的问题,绩效考核和薪酬福利更多关注外在刺激的问题。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被誉为“管理的管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个员工都必须时刻总结和反思真实的工作情境中的细节,树立服务业主(客户)和生产一线的意识,在工作实践中将琐碎的细节用缜密的逻辑串联起来,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流程管理体系化,培训赋能常态化,考核评价标准化,切实保障海外项目各项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