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8dT4ZoQKMzupwXRCUY3OcqjEAFvDSVG.jpg

中国企业参与菲律宾新能源项目概况

菲律宾是全球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国太阳能资源分布较均匀,年总辐射量在 1500kWh/m2-2100kWh/m2之间。从全国范围来看,菲律宾年太阳总辐射量的两个高值区分别位于菲律宾北部吕宋地区和南部棉兰老岛地区,年总辐射量在2000kWh/m2以上,其余地区介于1500kWh/m2-2000kWh/m2之间。

菲律宾风资源十分丰富,基本遍布全国,其中风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南他加禄地区和西米沙鄢地区,整体平均风速较高。

中国企业在菲律宾光伏领域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截至目前,中国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的大多一类厂家在菲律宾均有出货,中国的大型建设央企,如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国机等公司,以及一些地方国企,甚至民营企业也都参与了菲律宾的光伏项目建设。目前,也有多家央企和民营企业在菲律宾积极开展光伏项目开发,开发模式包括绿地开发和投资并购。

菲律宾对欧美风机品牌的认可度极高,已建成的风电项目均使用歌美飒、维斯塔斯及西门子风机,中国企业投资开发的风电项目尚未开工建设,因此,中国企业在菲律宾尚无风电投建营的经验。

中国企业参与菲律宾新能源项目

投建营一体化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依托中国强大的制造业水平、宏大的新能源规划以及国内积累的丰富EPC经验,中国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制造能力及开发规模已经处于全球引领地位,中国的财务投资公司、能源发电公司、电力建设公司、装备制造厂家等几乎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公司都具备投建营一体化开发菲律宾新能源项目的能力。因此,综合来看,中国企业在新能源项目投建营一体化开发的主要优势有:强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的技术和价格优势以及丰富的EPC总包经验。

二、劣势分析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劣势也很明显。一是在投资阶段,很多中国企业缺乏科学的决策体系,要求低风险高收益,投资决策程序缓慢,导致项目迟迟无法通过投资审批,丧失投资机会;或者不重视法律和财税尽职调查,为项目后续开发埋下隐患,导致项目最终无法落地。另外,中国企业使用国内资金成本比日本、欧美等国际银团高,拉低项目投资收益,劣势明显。二是在建设阶段,中国公司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综合(商务和管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比如许多中国EPC公司仍然不愿意承担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电网接入图纸审批工作,或者要求业主解决自己队伍的工作签证等问题,这些都暴露了自身能力的短板,使业主对承包商的能力有所质疑。三是由于中国人力成本的不断增高,中国工人的成本优势越来越低,运营成本逐渐增高,竞争力减弱。

三、机会分析

从市场环境来看,目前正值菲律宾新能源项目的高速发展时期。菲律宾在2016年取消新能源电价补贴后,导致大批新能源项目开发搁浅,目前菲律宾能源部主要通过颁布绿色能源政策,即鼓励终端用户直接从发电端购买绿色能源、开展绿色能源项目拍卖等方式,提高新能源市场电价,促进新能源项目快速发展。

在全球推进的减碳大背景下,菲律宾也在着手制定煤电的退出计划,将来的电力缺口仍然主要靠新能源项目来弥补。根据菲律宾能源部颁布的《菲律宾能源计划 2020-2040:迈向可持续与清洁能源的未来》中显示,计划到2030年菲律宾可再生能源占比要达到35%以上,到2040年要达到50%以上,而菲律宾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尚不足30%。可再生能源中,由于水电和地热项目开发周期长,生物质电站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可以预见该规划仍然主要依靠新能源项目的增长来实现,可见菲律宾新能源需求之大。

预计疫情结束后,菲律宾新能源项目将迎来发展高潮。这正是中国企业投建营一体化开发菲律宾新能源项目的良好契机。

四、威胁分析

从自身来看,由于中国企业在投资阶段的劣势,目前尚无在菲律宾成功开发新能源项目的案例,但日本、欧美等国际银团支持的项目均有已建和在建项目,中国企业已失去投资的先发优势。

从外部环境看,菲律宾也存在对外资比例的限制、政策多变、当地劳工效率低下等问题,中国企业应当客观看待该市场,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中国企业如何实现

菲律宾新能源项目投建营一体化开发

一、投资阶段

1.建立科学高效的投资决策程序

一般来说,中国国有企业实行集体决策制,这个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依靠集体智慧,防止个人武断,但伴随的劣势往往是放大项目风险、决策程序复杂,也会导致错失投资机遇。目前菲律宾正处于新能源发展崛起阶段,新能源项目的投资竞争非常激烈,本土财团、日韩、欧美、中东等国际财团也都在菲律宾有待开发或已开发项目,中国企业投资决策程序不改革,投建营一体化就无从谈起。建立科学的高效的投资决策程序,需要每个公司根据自己的管理规定,从项目的调研、分析、判断和决策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决策程序,将风险与收益并行考虑,建立风险评判体系,对于中高收益项目,允许承受一定的风险;同时,对于低风险项目,则应降低收益预期。

2.多渠道融资,降低资金成本

菲律宾的电力项目允许项目融资,即投资方可以直接抵押项目,而不用抵押母公司资产进行贷款。因此,中国企业可以尝试从当地本土银行或外资银行多渠道融资,选择成本较低的方式融资。如项目能与配电方签订长期购电协议,则可以项目抵押选择长期低息贷款,节省资金成本。

另外,中国企业也应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保持沟通,尝试取得资金支持,降低融资压力。

3.做好前期工作,重视尽职调查对于菲律宾的新能源项目开发,难点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即申请取得一系列项目许可、项目征地和购电协议签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项目搁浅。对于绿地开发项目,中国企业需要寻找有一定实力的当地合作方,与当地合作方一起做好筹划,做实前期可研、地勘等技术工作,并与当地政府、能源部、土地管理机构、土地业主、购电方、电监会等做好沟通交流,一步步做好许可获批、征地和电价谈判,切勿幻想有捷径可走。对于并购项目,要重视对项目公司的法律和财税尽职调查,尤其关注项目许可是否完整并在有效期内、征地工作是否完成以及购电协议是否经过电监会批准等,尽职调查越深入越能发现项目开发的真实进展,从而为项目价格评估及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另外,如果项目尚未完成开发,中国企业应在并购协议中设置付款节点,完成某阶段的工作,再支付相应款项。

二、建设阶段

中国企业在建设阶段的最大优势是技术能力强、建设速度快和工程经验丰富,但存在的劣势也很明显,即缺乏综合管理能力和当地资源调配能力。

1.项目管理团队必须掌握英语

归根结底,中国企业在建设阶段的劣势就缺乏沟通,而缺乏沟通的原因就是中方人员普遍英语较差,从而拉低了整个团队的商务能力,与电网公司、移民局等当地机构交流困难,以致关系难以融洽,审批受阻。但实际上,只要交流顺畅,这些琐事要比干工程本身简单。因此,作为现代化的工程公司,项目管理团队必须掌握英语,增强沟通交流和应变能力,这会迅速提高整个团队的商务能力。合格的EPC承包商,必须“干得好 ”,还要能 “服务好”。

2.重视当地法律法规

菲律宾是一个法制较为健全的国家,但同时存在选择性执法、执法不严等问题,一些惯用的工作方法可能存在违法违规嫌疑,中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菲律宾的法律法规,避免法律风险。比如菲律宾要求承包商必须取得施工执照才能进行施工,很多中国企业借用当地公司资质施工,这其实有很大的法律风险。另外,当地的施工企业需要给当地政府缴纳“当地社区税”,而且这个税率是可以与当地政府商定的,有些承包商为了节省成本,担心政府官员换届后重复征税,通过贿赂当地官员而逃脱征税,这也造成了较大税务和法律风险。建议中国企业在建设阶段也应聘请当地有经验的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作为法律和财税顾问,严格按照当地法律法规,文明施工,依法纳税。

3.加强当地调研,掌握当地资源中国企业应提前调研摸排当地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对当地承包商、供货商、相关准证服务商、外围关系协调方等。一方面,中国企业可以有效利用当地资源,降低建设成本,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应对建设阶段的各类风险,并为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奠定基础。

三、运营阶段

由于中国人力成本的持续上涨,使用中国人从事运营工作已无明显的成本优势。为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尽量使用当地工人进行运行和维护。当地工人的优势是成本低廉,但也存在技术人员缺乏、技术能力弱等问题,要想在菲律宾市场上招到数量足够、技术熟练的运维人员难度比较大,中国企业可以提前招聘运营人员,由中方人员在工作中培训,到一定阶段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二是做好与厂家的沟通,在成本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先进的运维技术,如果光伏组件清扫机器人等,同时要求厂家做好服务,配备足量的备品备件,以节省成本。

结语

菲律宾新能源正值发展的黄金期,本土与国际资本已经竞相涌入,只有积极尝试投建营一体化开发,才是中国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出路。在投建营一体化方面,中国企业优劣势并存,总体来说,仍然是建设运营优势明显,投资劣势也明显,但由于中国制造的强大优势,只要能在投资阶段积极探索,在建设运营阶段再接再厉,中国企业在菲律宾新能源领域的投建营一体化发展必然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