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说,我们做海外业务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人。
到底缺的是人还是人才?
管理者想了想说,是人才,而且是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具有全球视野、语言优势、商务/技术专业能力以及海外经验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听起来很理想主义,但其实是心里话——
伴随着国际环境的波谲云诡、海外业务模式的升级迭代以及行业竞争的愈发激烈,对海外人才的要求与定位也在逐步提升。
的确,出海企业真正缺的是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有解决问题的人,才能解决企业的问题
谈及国际工程宏观环境的变幻莫测时,我们常说,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压舱石,增加人的确定性是出海企业应对海外不确定性最底层的解法。
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曾说,谁跟我们抢人,谁就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原来在顶级管理者的眼中,决定企业未来的不是业务,而是人才。
因为唯有人才,才是企业的活性资源。
所以,当很多管理者紧盯营收数据的波动曲线时,追求卓越的管理者却更加关注人才这条隐形曲线。
国际工程行业发展至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曲线式提升,人才对于企业的要求也是多维化拓宽。
机制的变化,赶不上人才需求的变化
从事国际工程承包的企业大多已涉足海外数十年,长期浸在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中,在业绩上早已实现全球化。
管理上虽然不乏持续创新、改革成效显著的优秀企业,但从行业平均水平看,管理模式的迭代速度依然延迟于时代。
这是多重因素作用后的结果。
由于体制、体量、惯性等牵制因素的存在,使得自上而下的管理变革速度有时追不上人才的耐心消耗速度。
这时,人才开始流失。
有研究表明,培育一名经验人才平均需要2~3年时间,培育一名中层管理人才平均需要3~5年时间。
而人才流失的时间往往是培育时间的一半都不到。
当下,越来越多的80-90后成为出海企业的管理层,成为征战海外的中坚力量、储备力量与技术力量。
对于80后和90后来说,中国社会从90年代一直持续到现在的 “ 断裂式巨变 ” ,让持续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成为了这代人的日常。
变,是时代环境给这一代人打下的底色。
所以,相比60后、70后,80-90后普遍缺少基于长期关系的心理契约,因此也就更容易作出变化和放弃的决定。
同时,外部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多,对于这代人来说,放弃不一定意味着失业,可能意味着更好的发展机会。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人才的僵化就很容易失去发展的驱动力和续航力。
如何使海外人才队伍更有活力?
今年是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行动的决胜之年,行动方案中关于市场化用人机制改革是激发企业活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重要抓手。
纵观国际工程行业内,在实现岗位流通、人尽其才、激发员工创造力方面,有两种做法可供参考,分别为:公开竞聘、内部人才流动。
中国能建:做深做实公开竞聘
2021年,中国能建以人事改革为突破口,将总部193个岗位面向全集团开放报名,公开竞争,公平上岗,打破“铁饭碗”,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
历时5个月,分4阶段实施公司总部岗位公开竞聘。118名部门负责人和内设机构正副职通过竞聘上岗,41名员工通过“双向选择及考聘”到岗,总部各部门、事业部以崭新的人员结构和精神面貌投入高效运转。
此次竞聘中,来自总部和所属企业的共计773名人员报名,竞聘多达914个岗次,其中70%以上人员来自基层单位。公开竞聘环节平均7个人竞聘一个岗位,竞争最激烈的岗位同时有24人参与竞争。
竞聘工作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现了五个“全公开”、三个“全开放”、三个“全覆盖”和一个“全过程”。最终,总部人员盘活率达到74%,人员更替率达到28%。总部员工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得到极大优化,活力、动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中国交建:柔性引才,盘活内部人才存量
在人才引进上,放眼国内、国际两个人才市场,打破传统形式的劳务关系束缚,充分发挥资源统筹优势,积极获取各方支持,探索柔性引才和跨单位协同的智力合作模式。
建立海外人才交流轮岗机制。积极盘活内部人才存量,强化海外人才交流轮岗的制度建设,明确海外业务关键岗位任职标准和履职时间,对审批权、决策权集中的关键岗位,建立业务开展和人才选拔的监督报备机制。
推动人才内部交流轮岗由随机性、临时性向制度化、常态化发展,重点关注关键岗位人员交流任职情况,充分发掘骨干人才价值创造能力。
其实对于海外人才而言,国内与驻外,也未必是非此即彼的艰难抉择。
只是出海企业需要有更可行的落地举措,去为海外员工规划更清晰的未来、更安心的保障。
企业和员工的互相成就,才是最好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