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每年赴境外的工作人员数量增幅加大,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各类境外安全风险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对我企业境外经营造成影响,而且严重威胁我境外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境外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让诸多境外中资企业面临困境,迫切需要一大批优秀的安保人员,特别是安保运营官。做好境外安保工作,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更需要加强行业自身全要素协调发展。

境外企业安保体系建设若干措施

做好境外安保工作,需要安保行业从营地建设、制度建设、信息收集及人才培养多个方面综合发力,主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境外安保体系的标准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完备的制度体系是做好境外安保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必须建立安全管理、教育培训、风险识别、信息预警、应急演练、检查考核、事故处理等相配套的制度规定。

一是确立法律地位。中国安保服务企业已经运营几十年,但当前国家对开展境外保安业务在法律层面尚处于半空白状态,对开展国际业务的资质、条件、人员要求、武器使用、权利义务等具体事项没有相关的政策指导和支持。没有法律支持,中国安保服务企业就难以大规模走向境外。有关政府部门应该从维护社会治安和保护境外利益这个角度,着力解决安保立法问题。出台相对应的专项政策和法规,规范指导境外项目安保业务的开展,并出台安保服务企业参与境外项目安防系统建设、运营和管理的指导意见,扶持优秀安保企业随着境外投资大潮“走出去”,促进境外项目安保服务的专业化发展。做到习主席提出的“我们的境外利益拓展到哪里,国家安全保障就要到哪里”。

二是编制境外非传统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境外业务的特点,广泛开展调研,制定境外非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目标以及境外社会安全管理制度,要明确和落实各级组织的境外社会安全管理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安全法》《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规定》等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要求,各境外中资企业应当结合公司业务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加强对境外资产安全和人员安全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工作方针,按照“谁派出、谁负责”的原则,负责管理境外机构和人员的安全,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指导、境外非传统安全工作的检查与监督工作。

二、加强厂区营地建设,构建完备的安防体系 

有效的安防设施是抵御外来入侵的第一道安全屏障。境外企业在工程项目建造设计时应把安防设施建设一并考虑列入规划,和项目同步施工建设。安防体系完善后,在主体工程建设以及后期的运营过程中均能发挥重要作用,保障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例如,中资企业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工业园区的某电站项目,投资20.85亿美元,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备受国内外关注。

鉴于卡拉奇属于高风险地区,项目在立项时,就一并把安防工程纳入整体设计规划,先期建立了围墙、门岗、监控、安检等防范设施,以及配备了富有战斗力的安保队伍,保障了厂区营地的安全和人员出行的随卫安全,尽管处于高危地区,周边各种冲突不断,但强大的安防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公司的财产安全不受侵害。永久性营地的安防建设主要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防爆安检系统、瞭望塔、应急照明、避难所、通信设施、安保人员、无人机值守、围墙围挡、大门阻车装置等等。

风险等级高的地区还可以考虑在围墙外围设置充水的壕沟,以防止重型车辆冲撞。总的原则是要实现人防、物防和技防的有机结合,探测、延迟、反映相协调。如有条件,还应和当地政府、军警加强沟通,取得支持,聘请军队和警察等武装力量,加强安全防范力量。实现“军警防恐安全防范大体系”和项目公司(业主)、EPC总承包商 “中方安全防范小体系”的协同配合。

三、加强安全信息收集,打造覆盖全员的信息预警平台

获取和掌握及时有效安全情报信息,是做好境外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问题的关键。只有准确掌握安全情报信息,科学进行风险评估,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手段,才能有效避免遭受恐怖袭击和各类犯罪活动的侵扰。情报信息获取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来自国内机构方面的,比如外交部平安丝路网发布的预警信息,国家的反恐中心的国别市场风险提示,公安部、商务部发布的各类出行提醒等等。

此外,还有国内一些安全信息咨询机构发布的风险提醒等,诸如中国人民大学海外安全研究所、中国国际安库风险信息平台、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成立的海外工程安全管理论坛等等,都是我们做好信息收集的渠道和甄别的参考;二是来源于国外信息的平台传输,比如项目所在国别地区的中国驻外使领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发布的预警信息,国际安保咨询机构,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第一手信息,以及项目所在地政府、军警部门、相邻其他中资企业的信息共享、当地友好人士的提醒等等都是我们信息获取的有效途径。此外,境外公司要重视预警信息平台的建设,建立覆盖全体员工的信息预警发布平台,有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及时传输到末端。此外,根据危险等级,信息预警发布可分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预警,便于快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对措施。

四、加强风险应对机制建设,提高危机处理能力 

在境外保安工作领域中,常见的火灾、爆炸、有毒物质泄漏、暴力恐怖袭击、人质解救、各种自然灾害等都具有危机事件的特征,必须按照危机管理的理论进行处置。境外安保公司应引入IS031000风险管理标准,以标准化的方法掌控风险控制的整个流程,做好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损害的制度防范与应急准备,规避不必要的商业风险和危机事件。要建立健全风险应对机制和应急处置措施,对各类突发事件要建立预案,进行风险评估,实行分级风险管控。尤其对高风险地区投资要慎入,企业要成立应急组织机构,综合协调各类应急资源,并经常设置想定,反复进行预演,一旦遇到危机,能够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的处置。同时,尽可能地协调整合好资源,如协调使领馆、当地政府、国际救援组织、医院、警局、红十字会、集团总部等资源实施救援。

五、加强企业安保能力建设,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

国际安保行业需要懂政策、会管理、会外语的专业人才,需要会协调资源、能妥善进行危机处置的综合性人才。当前国内这方面的人才还比较缺乏,安保力量“走出去”的步伐依旧任重道远。国家应做好顶层设计,加大扶持力度,可以采取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完善职业安全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开设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加强境外安保专业的教育。这个体系包括培养各种高端管理人才,打造专业化、品牌化的安保服务。不仅要具备安全设计、风险评估、情报收集、安保防范的能力,还要懂得宗教习俗,精通国际法律,会危机公关、会应急处置,会驾驭复杂多变的环境。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条件,实现安保公司的合法合规经营。

总之,我们要用全新的视角、开放的思维、科学的手段,巩固和加强境外安保力量建设,使我们的海外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增加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走出去”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