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图片来源:中核集团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推动碳减排和实现碳中和是多国的政策目标。中国和俄罗斯分别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和出口国,两国均已设立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因此,绿色转型与发展将是未来中俄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能源合作的重要方向。
中俄能源合作绿色转型发展稳步推进
近年来,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始终保持着积极发展态势,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能源转型合作加速推进。
在战略层面,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体系,拥有完整的光伏及风能设备生产技术链,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居世界领先地位。而俄罗斯作为传统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也正在加速向低碳能源结构转型,俄罗斯将出口导向型氢能生产作为行业战略重点,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使俄成为全球利用甲烷蒸汽重整技术实现制氢成本最低的国家。
在项目层面,中国多家大型光伏储能企业为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萨拉托夫州、鄂木斯克州、卡尔梅克共和国、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等地大型光伏项目提供设备。在低碳技术合作方面,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与中国同行联合研制出基于碳化钼的催化剂,可以快速有效地从水中获得氢气,极大降低了制氢成本。在核电合作方面,两国核能合作是双边最大的国际能源项目之一。2021年5月19日,中俄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正式开工,这4台机组是中俄迄今最大的核能合作项目。
中俄能源合作绿色转型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由于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尽管俄罗斯也制定了“碳中和”目标,但在经济层面发展绿色能源的内在需求并不旺盛。《俄罗斯报》撰文称,俄罗斯不会反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议程,但是会坚持自己的立场,因为俄罗斯的预算收入取决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生产和出口。此外,俄罗斯政府财政金融大学副教授安德里亚诺夫认为,煤炭等高排放化石能源最终会被淘汰,但是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据统计,在太阳能方面,俄罗斯西南部和南部地区年均日辐射量为每平方米3.5至4.5千瓦时,夏天部分地区日辐射量高达每平方米6千瓦时,相当于年发电量每平方米1200至1500千瓦时,远高于德国的太阳辐射量强度。风能方面,俄罗斯在太平洋和北极海岸、广阔的草原和山区拥有高质量的陆上风能资源,但由于相关地区的用电量需求不足,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风能资源开发也非常有限。《俄罗斯报》报道称,俄罗斯作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水电潜力每年超过8000亿千瓦时,其中只有五分之一已被开发。
分析人士认为,中俄能源合作绿色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俄罗斯是能源储量大国,能源出口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中国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市场规模大,但自身能源储量不足,贫油少气,需要大量进口能源产品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因此中俄在能源供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互补关系,且中俄互为邻国,为两国开展能源贸易活动和能源绿色合作提供了地理上的便利条件。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国经济社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克拉尼娜认为,目前俄罗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措施还不够,而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经验丰富,可以帮助俄罗斯开发替代能源。
中俄能源合作绿色转型发展路径
一方面,从短期前景看,中俄可在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开发利用方面加强合作,减少煤炭、石油等高污染、高排放能源的直接使用,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能源低碳加工效能。
俄罗斯采矿和冶金企业俄罗斯金属投资公司总经理纳济姆·埃芬季耶夫日前表示,相比于传统的高炉、氧气转炉等冶炼技术,电炉炼钢等新技术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我们注意到,中国正在大力促进电炉炼钢技术发展,通过减少高炉的份额并增加电炉的钢铁产量从而在钢铁生产中提升脱碳水平。”埃芬季耶夫说,未来,俄中企业有望在绿色节能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加强合作。
另一方面,从中长期来看,中俄能源合作还需加强氢能、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型绿色能源,以及相关原材料开发方面的合作,共同提高非化石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占比。
俄罗斯乌多坎铜业公司董事瓦列里·卡济卡耶夫表示,在“红色”金属中,铜因为在电动汽车产业以及风力、水力、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的基础建设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被称为“未来金属”。“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市场,2021年售出352.1万辆新能源汽车。此外,中国生产了全球约70%的电动汽车电池。”卡济卡耶夫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让包括乌多坎铜业公司在内的众多俄罗斯企业感受到深化合作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