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外基建市场国际施工企业相互竞标压价越演越烈,公司中标承揽“双效”工程项目日趋艰难。有效压缩项目“工 料 机”三大成本,优化组织结构,提升属地管理功效,提高项目执行和竞争力,成为企业植根海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力资源成本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占有重要比例,针对海外项目的特殊性,若继续延续传统雇佣大量中方劳动力,必然使海外项目人力成本持续增长。近三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东道国逐步加强了对本土人力资源市场的保护,前往东道国工作签证及往返机票费用都在大幅上涨,国内新办理和更新外出务工人员护照也受新冠因素影响不同程度受阻,使得项目充分利用海外资源,人力资源属地化,成为项目降低执行成本首要解决的问题。
01、人力资源属地化的必要性
一是招聘当地员工的优越性。从目前现状看,国内低廉的劳动力能带到海外,优势已全部丧失。而直接雇佣当地劳动力,获得人力资源速度快,纵然出现“窝工”也不会影响人力资源成本。属地化员工熟悉当地施工环境,且能够快速投入工作中。
二是满足业主招标文件需求。从东道国角度看,业主招标文件也明确要求承包商必须雇佣一定比例的当地员工,以此来缓解东道国就业压力。项目一旦中标,工期都比较紧张,申请赴东道国劳动力的签证办理困难、耗费时间,极有可能成为项目启动的瓶颈。
三是控制项目成本需求。任何一个海外项目在具体实施中都会遇到人力资源高峰和低谷期,都会受到政局、气候、原材料供应、工程变更、施工规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必然导致施工进度滞后,与进场时“总体策划”中的“人力资源配置”出现偏差,甚至会出现中长期“窝工”局面。如何控制好人力资源成本,提高项目执行竞争力,这就需要项目班子进场后根据实际面临情况逐月或季度阶段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科学合理评估不利因素,挖掘有利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人力资源成本这一块儿尤为突出。
四是消除中方员工的依赖性。项目从国内招聘的劳动力思想意识里始终认为出国务工就是到海外淘金,工资起码要比国内同技能岗位高出至少2倍才能接受。因东道国基础建设正在逐步兴起,国际施工企业和地方施工企业竞争激烈,利润空间逐步缩水。集团海外板块儿近几年利润曲线也逐步下滑,呈现低迷状态,这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深化改革,优化驻外机构,降低项目施工成本势在必行。从国内带来的大批量劳动力不仅不能理解项目执行的艰难,置身东道国依赖性还逐步增强,只考虑自己的收入,稍有不顺心就会带情绪上班,时有消极怠工等现象发生。类似小事件若处理不妥,极有可能酿成群体矛盾,甚至聚众前往中国驻东道国大使馆诉求请愿,以这种不理智的方式胁迫项目部满足他们的要求,这给母国公司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另外,东道国社会治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多,母国员工一旦发生重大疾病和安全事故等,都将会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五是适应东道国发展需求。为了深度植根东道国基建市场,我司海外项目应在东道国逐步增加属地劳动力比例,直至全覆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项目人力资源成本,而且会逐步融入非联盟国家广阔的基础建设市场。若雇佣当地劳动力出现“窝工”现象,项目严格遵循当地“劳动法”,依法辞退闲置工人。属地化员工对项目部并没有多大的依赖性,只按照自己工作的时间或计件数量来结算薪资,依照东道国劳动法最多享受半月或一月带薪补偿,且劳动成本较国内及其低廉。
02、非联盟国家人力资源市场现状
一是人力资源供需不平衡。非洲大陆通常给我们国人的印象是贫穷落后,地方传染性疾病肆虐,常年发生战乱。实际上非洲大陆也是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曾经的非洲大陆也有过相当先进的生产组织观念,而近代受制于西方殖民埋下的毒瘤依然侵蚀着这片净土。当地原住民受生存环境,自然灾害、宗教争端和落后的国民教育诸多因素的影响,也加剧了非洲大陆贫穷落后的现状。非联盟国家人力资源市场极为不平衡,处于供大于需的状态,有大量适龄青年在当地找不到所谓薪资较好的“卖苦力”工作,能在外资企业谋求一份工作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二是人力资源技能低下,高级人才匮乏。非联盟国家教育落后,很多年青人仅读过小学或初中,要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要么适应不了工作需求,大批年青人游荡在附近的城镇和乡村里,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他们也渴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以普通劳动者或安保人员居多,交通车司机和机械驾驶员次之。若想在当地招聘高级技工类和理工类人才,应聘的人员寥寥无几,最终也很难找到理想人才。非联盟国家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将自己的孩子送往发达国家教育深造,毕业后这些年青人普遍都愿意留在发达国家就业,这也就是高级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
03、属地化员工管理
为了更好推进东道国基建工程市场开发,降低母国外派员工成本,力争公司在东道国树立“国际一流施工企业”品牌形象,项目部尽可能多的提高属地员工比例,探索和积累属地化管理经验。针对当地员工劳动技能低下,组织纪律性弱的特点,项目部可以安排中籍工班长、技术员来“传 帮 带”,让他们逐步提高施工技能和工作效率,增强组织观念和劳动纪律。针对东道国劳动部门成立的工会组织,项目部需充分利用好地方社会资源,寻找当地有实力的劳务分包商,尽量避免直接与工会组织发生冲突,同时也可聘用当地兼职律师、劳动局在职或退休官员来协调解决与工会组织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