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审计整改是实现审计价值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促进审计成果转化的必要保证。本文从审计整改的现状出发,研究思考如何加强审计整改落实,不断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审计整改;审计问题;审计成效

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落脚点。审计发现问题是基础,落实整改才是关键,有效的审计整改是实现审计价值的必要途径。审计整改作为审计价值实现、审计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理应被摆在重要的位置上。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修改审计法的决定,对于强化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在原审计法的基础之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首先,压实审计整改责任。新修订的《审计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被审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时间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将整改情况报告审计机关,同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机关、单位报告,并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布。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主管机关、单位应当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审计机关应当对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其次,强化对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的运用成效。同样是第五十二条规定:“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应当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和制定政策、完善制度的重要参考”。

最后,明确拒不整改等情形的法律责任。第五十二条还规定:“拒不整改或者整改时弄虚作假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审计法新增的第五十二条规定,在法律层面上规范了审计整改工作,从整改责任、结果运用到追责问责,重点突出,方向明确,增强刚性约束,有助于提升审计监督效能,是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法律保障。今年是新修订的审计法正式实施的第一年,本文就如何加强审计整改工作谈几点看法和建议。

6YLWtQHjP1eXU09wxMAl5KrBfpJInaS2.jpg

一、审计整改的重要性

(一)审计整改是实现审计价值的重要手段

审计的目的不只是要通过审计监督发现和反映问题,更是要通过发现和反映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促进建立解决问题、完善管理的长效机制。或者说,审计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揭示问题促进整改,推动完善制度、健全治理,减少问题产生的根源,降低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二)审计整改可以有效降低经营管理中的风险

一是通过审计整改,深入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堵塞漏洞,加强管理,完善体制机制,避免事态恶化,达到亡羊补牢的目的。二是通过审计整改,督促建章立制,消除体制弊病、制度隐患,减少问题发生的几率,预防更严重问题的发生,即防患于未然,推动完善体制机制,发挥未雨绸缪的作用。

(三)审计整改可以促进审计成果有效转化

审计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公司完善经营管理,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而仅仅停留在发现问题的阶段是无法实现这些目的的,及时、有效、彻底的整改才能使审计成果有效转化为促进公司合规管理的动力。因此,审计问题整改是审计价值实现、审计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通过审计问题整改,可以不断推进管理机制、制度流程等方面的改进和完善。

4O9gIU6L5idtla37BZszP1mvXphoGAnE.jpg

二、目前审计整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对审计整改工作的认识有待提高

部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整改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对审计问题整改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认为审计问题整改加重了经营负担,因而往往是仅提交整改报告,但整改没有落到实处。事实上审计问题整改是促进企业完善经营管理、堵塞管理漏洞的有利契机,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被审计单位应借助审计整改工作,深入分析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实现一审多果、一果多用。

(二)审计问题整改深度不足

被审计单位所开展的审计整改工作,往往存在就事论事的心理,可能选择容易操作的方法进行整改,而放弃有难度但可以解决根本问题的整改方式,结果导致没有实现有效整改。整改工作还存在“表态整改”“纸上整改”等形式主义,未对公司整体管理机制进行系统性审查和分析,缺乏对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全局性、系统性认识,对审计所揭示问题的深层次成因认识不到位,致使问题得不到实质性解决。

(三)审计整改未形成标准

有些问题难以准确界定整改完成的标准,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对整改完成的认定偏主观。究竟该如何整改,怎样整改算是整改完成,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容易产生不同意见,导致最后的整改效果并不是审计单位所期望的。没有明确的整改标准也会导致被审计单位可以避重就轻,选择较容易的方式进行整改。

(四)对审计整改的考核不到位

缺乏对审计问题整改情况的考核,没有系统、科学地统计审计成果运用情况,没有将审计整改成效与被审计单位经营业绩考核、干部任免或奖惩等进行挂钩。对于被审计单位整改不力、敷衍了事、屡审屡犯的现象,缺乏有效的遏制手段和激励机制,被审计单位对难整改的问题,努力解决的动力不足。

3Si0KNUHRMjxlvbk2aFgeDYrchyAfLm1.jpg

三、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建议

审计整改是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维护审计权威的必要保证,但审计整改不到位、屡审屡犯和整改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整改目标的实现。针对审计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压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责任

严格落实审计整改责任是确保审计查出的问题能够全面彻底整改的重要保证。被审计单位要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审计整改主体责任,切实将落实整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将整改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压实整改责任。审计机构要严格落实督促检查责任,将问题整改情况作为被审计单位干部任免、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通过核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将审计整改事项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是否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等作为评价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责任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强化被审计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整改责任。

(二)确保审计建议精准可操作

精准可操作的审计整改建议,是确保审计整改落到实处的必要前提。审计机构对于同一类型问题的整改要求应当统一,对于常见的问题要及时归纳总结并形成标准,让被审计单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于什么类型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整改方式,整改负责人是谁,整改结果是什么,应提出明确的整改意见,确保审计建议的精准性。通过深挖审计问题背后反映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达到优化流程、出台制度、加强管理、深化改革的效果。此外,审计机构在认定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时,也要精心甄别是否存在“治标不治本”现象。

(三)完善审计整改追责问责机制

要想使整改责任有效落实,关键是责任追究要严。要严格落实约谈和追责问责机制,建立跟踪检查反馈机制,及时了解问题整改进度,定期进行情况通报,并加强整改难点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的分析研究,推动被审计单位及时改进。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检查合作机制,将整改结果检查同财务、纪检、巡视等监督体系有机结合,形成监督合力,加强督促整改。

(四)坚持标本兼治落实整改

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既要“治已病”,纠正具体问题,并通过举一反三,达到审计一点、规范一片的效果,更要“防未病”,注重建章立制,着力消除源头性隐患。对长期整改落实不到位、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体制机制、制度措施等方面,深挖问题根源,确保整改工作既着眼当前,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又立足长远,发现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通过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应改尽改和标本兼治,切实将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能力。

(五)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

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是从制度层面规范和约束审计整改工作,使审计整改工作向着常态化、流程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推动建立简单问题立审立改、复杂问题限期改正、长线问题挂牌督办、历史难题挂账销号整改长效机制,按照问题原因未核查清楚不放过,解决措施未落实到位不放过,制度不健全、长效机制未形成不放过,责任未查清、问责措施不到位不放过的原则组织实施。对分阶段和持续整改问题要一跟到底,加强跟踪督促,确保审计查出的问题应改尽改。

Y2Fzs1rRNuB3GiJ0k9foAlQ6IKEPVcva.jpg

四、结语

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审计整改是实现审计价值的必要途径。要通过建立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加强审计问题的整改力度,确保审计成果有效转化,促进问题源头治理,防止问题屡审屡犯,形成审计监督闭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审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促进公司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和保障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茜.关于构建国有企业审计整改体系的深思[J].财会学习,2020(29).

[2]庄文俊.核电企业内部审计整改机制探索[J].审计月刊,2020(10).

[3]葛颖.浅谈审计问题整改的重要性和难点[J].财会学习,2021 (32).

[4]肖明雄.新时期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探索[J].冶金财会,2020(11).

[5]许坤岭,王兰.构建审计整改闭环管理体系 提升内部审计结果运用成效[J].中国内部审计,2020(09).

注:原文载自《中国咨询》2022年第7期,本次发表有较大改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