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国际银团模式下的新融资方式
海外项目中长期融资的三种方式
新形势下项目融资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融资必须熟知哪些方式?
海外项目中长期融资的三种方式
国际大中型工程项目大多离不开外部资金支持。了解银行融资产品机构、特性以及融资方案设计思路,有助于筛选出符合企业自身需要的产品,为海外业务的拓展构筑坚实的资金基础。
国际工程承包和海外投资可以选择的中长期银行融资产品主要包括:
· “两优”贷款(贷款期限通常在15-20年);
· 出口信贷(期限通常在2年以上,最长也可达15-20年);
· 项目融资(大多为1年以上/5年以下的中期,或5年以上的长期)。
【两优】贷款
所谓“两优”贷款,是指中国援外优惠贷款(优贷)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优买)。其中,
· 优贷是中国政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具有援助性质的中长期低息贷款,用途须经两国政府签订的框架协议确定;
· 优买则是为了配合国家政治、外交需要,推动与重点地区和国家的经贸合作所提供的出口买方信贷优惠贷款。
在银行目前提供的融资产品中,“两优”贷款的成本最低,并且融资期限较长。但由于相关贷款操作需要以政府层面的合作框架为基础,适用的范围较为有限,且审批的不确定性也较高,流程也较长。
“两优”贷款的借款人一般为: 借款国政府机构;
“两优”贷款业务的唯一承办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 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由借款国政府指定并经中国进出口银行认可的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来担任“两优”贷款的承办行,但贷款需要由借款国的主权机构来提供担保。
出口信贷
与“两优”贷款相比,出口信贷是实务中企业更为广泛使用的一类融资方式。按照融资主体的不同,出口信贷通常分为出口买方信贷和出口卖方信贷。
其中,出口买方信贷是国际承包工程企业通常首选的融资产品:
1)出口方可通过出口买方信贷实现即期收汇,同时由于借款人是海外业主(进口方),出口方还无需承担负债;
2)由于出口买方信贷的借贷双方不在同一国家或地区,信贷办理流程会相对复杂,谈判周期也往往较长。
相比之下,出口卖方信贷:
1)借贷双方均在国内,双方所适用的法律相同,且无语言沟通障碍,因此谈判周期较短;
2)但出口方需要作为出口卖方信贷的借款人,因此会增加出口企业的负债,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负债率较高的企业而言,难以采用出口卖方信贷的方式进行融资。
项目融资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中纯粹的EPC项目越来越稀缺,更多时候是要求EPC方作为股东进行投资,并参与到项目公司的投资及运营中来。在这种情况下,中方企业除了是项目的工程承包商外,还是项目的投资人。针对这一转变,企业可借助银行的项目融资服务来解决相关的资金需求。
在项目融资模式下,项目的发起人(即股东)为经营项目成立一家项目公司,并以该项目公司作为借款人来筹措贷款。贷款的还款来源是项目本身的现金流和全部收益,担保物是项目公司的资产。该类产品的优势在于:
1)可以实现融资的无追索或有限追索。其中,在无追索权的项目融资方式下,如果项目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建成或经营失败,造成项目的资产或收益不足以清偿全部贷款的,贷款银行无权向项目的发起人追索赔偿;而在有追索权的项目融资方式下,贷款行有权向项目实体以外的第三方担保人追索赔偿(担保人承担债务的责任以其提供的担保金额为限)。
2)可以实现表外融资。当项目发起人在项目公司中的股份未超过一定比例时,项目公司的融资就不会反映在项目发起人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
3)可以产生“抵税”效应。项目融资允许高负债水平的资本结构,而贷款的利息支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所得税税前进行扣除。
使用项目融资产品的企业通常处于行业垄断地位,并且往往具有一定的政府背景。其行业主要分布于以下领域:能源开发项目、石油管道、炼油厂项目、矿藏资源开采项目、收费公路项目、污水处理项目以及通讯设施项目。
具体操作中,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会从发起人或业主的资信状况、担保措施和能力、承包商履约能力以及项目整体风险评估等方面,来综合分析项目融资的可行性。
本文以一则项目融资的典型案例来分析银行在提供项目融资过程中所考察的关键因素。
A国是东南亚人口大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电力需求日趋旺盛,而电力供给则存在较大缺口。为满足生活及工业用电,该国大力支持电力发展,并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政策,以吸引本国及外国投资者在该国进行电力投资。目前该国已经有数个独立发电商开发的电站并网发电,并且运营良好。
B公司是中国国内的一家大型企业,在调研了A国的电力市场情况后,决定以BOT模式在该国投资电力项目。为快速获得项目,B公司通过收购重组A国的一家项目公司获得了2×600MW燃煤电站的相关资质,并与A国国家电力公司C公司签署了购电协议(PowerPurchase Agreement,PPA)。
根据协议,电站建成后由B公司在A国的运营公司运营N年后,按照B公司与A国之前签署的协议将电站整体移交A国。该燃煤电站的项目造价近24亿美元,其中30%(7.2亿美元)由股东投入资金,剩余70%(16.8亿美元)拟通过银行提供的项目融资来解决。融资银行则主要从以下角度分析了该项目融资的可行性。
国别风险:
政治方面,A国政治局势稳定,战争和武装冲突风险较低;同时,该国鼓励外国投资,国有化和政府征收的风险较低,汇兑风险也较低。
经济方面,虽然A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东南亚这一区域内相对排名较低,但经济基础和整体发展趋势均较好,且从中长期看,该国的电力市场需求旺盛,比较适合投资。
担保能力:
购电协议是保证该项目收益的主要来源。作为购电协议的签署方,A国国家电力公司C公司在该国电力市场处于垄断地位,负责与独立电站开发商签署购电协议。虽然其负债水平较高,但历史履约情况良好,市场普遍认可其对购电协议的履行能力,因此违约风险不高。另据律师事务所的尽职调查,该项目购电协议的主要条款符合 A国的相关法律,且与其他类似电站的购电协议条款相一致。据此,只要C公司按期支付满足经济效益的电价,该项目的还款就有保障。
项目的可行性:
在经济可行性方面,B公司委托国内甲级设计院完成了项目可研报告,对项目公司与C公司所签购电协议中的电价、电量、技术标准等进行了分析论证;同时,委托国外专业咨询公司就该项目建立了财务模型,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经济指标敏感性测试,并委托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复核。
此外,项目公司还对电站的技术、环保、财务以及税务等方面作了周密的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在各方面均具可行性,且B公司在A国的运营公司还具有多年的电站运营经验。上述可研报告、测试结果以及分析结果,成为银行评估项目可行性的重要依据。
发起人的资信情况:
项目发起人B公司是国内大型企业,资金实力雄厚。此外,能源电力是B公司的重要业务板块,B公司在A国已有在建的其他类似项目,相关技术、管理及运营经验丰富。
承包商的履约能力:
B公司选择国内某大型承包企业作为项目的EPC总承包商。该企业为电力建设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国内外实施过数个煤电项目,行业经验丰富,且在A国已有成功案例,履约能力较强。
其他潜在风险:
除了政治风险外,A国的法律、劳工以及外汇风险均不高,非传统安全相较于其他风险则相对突出。总体来看,A国的各类风险处在可控范围内。
通过对上述因素的分析,银行认为,A国的电力市场发展前景良好,购电协议中的价格在项目进入运营期后完全可以覆盖后续的本金和利息还款,并且认可购电方C公司的支付能力。
最终,融资银行决定采用项目融资模式为该项目提供融资,条件是,B公司需投保中信保的海外投资保险(股权和债权保险),并将股权保单项下的受益权转让给融资银行,同时将项目的相关资产和权益抵/质押给融资银行。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银行提供项目融资时遵循的总体思路如下:
首先,通过对国别风险、担保能力以及项目可行性的分析,厘清融资的基础条件;
其次,通过对项目发起人的资信情况、总承包商的履约能力和运营商能力的分析,论证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和运营;
再次,通过对其他各类潜在风险的分析,审视项目的总体风险是否可控;
最后,在融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匹配合适的银行融资产品,进而设计出满足该项目需求的融资方案。
实务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项目的特点,结合融资的用途、币种、周期、还款等因素来安排融资结构,并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保持积极的沟通,选择合适的融资产品,以实现合理的资金安排和长期稳健的投资收益。
来源: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融资必须熟知的哪些方式?
目前许多中国企业都会去参与海外的基建项目投标,有些企业还成功中标成为了承包者。海外承包工程项目大、资金回笼慢,一些企业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开展项目而需要融资。那么,海外承包工程项目融资必须熟知的哪些方式?一带一路智库做了有关介绍,可以看一看。
(一)、融资租赁。通过与国内外的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筹集资金,用来购置工程项目所需的大型设备。
(二)、政府优惠贷款。通过外国政府优惠贷款来购置工程项目所需的大型设备。外国政府贷款是受财政部委托,由中国进出口银行转贷的外国政府向我国政府提供的优惠贷款和混合贷款。
(三)、买方信贷。买方信贷主要用于支持中国机电产品、大型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以及船舶、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支持中国企业带资承包国外工程。
(四)、卖方信贷。通过卖方信贷来取得对外承包工程的项目贷款。对外承包工程贷款是指中国进出口银行对我国企业在境外承接的能带动国产设备、施工机具、材料、技术出口和劳务输出的工程项目所需资金发放的本、外币贷款。我国使用世界银行或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采取国际招标,国内企业中标的承包工程项目也在该种贷款支持范围内。
(一)、我国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发展还不成熟,限制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与外国同行的竞争。我国的传统出口市场主要为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其政治、金融和商业风险都较高。而我国出口信贷及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不如西方发达国家,对一些国家的承保条件要求过高,承保难;同时,保险费率较高,加重了中国对外承包企业的成本负担,降低了我国对外承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实际融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出口卖方信贷融资。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公司开始以带资承包的方式更多地参与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的竞争。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主要依靠出口卖方信贷为国外大型工程项目融资,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利用出口卖方信贷融资开拓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将给我国企业带来四个不利之处:(1)、此类贷款势必以负债的形式表现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提高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从而影响了企业再融资的能力;(2)、在国际工程合同中,出口卖方信贷融资条件一般与延期付款合同条件相对应,因此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将显示大量的应收帐款,不利于公司的资金流动性;(3)、随着中国加入WTO,金融市场日益开放,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将很快直接面对汇率风险。汇率的变动,很可能在一夜之间将一个赢利的项目变为一个亏损的项目,而一个项目的失败将可能直接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海外承包工程项目融资需要律师,可以找律师来为你全程提供相应的服务。
国际银团模式下的新融资方式
新冠疫情3年多时间,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面临多重挑战。中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业务也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本文旨在分析面对全球债务风险攀升,各金融机构避险情绪上升的情况下,利用国际银团的新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效率,促进对外承包工程项目顺利落地。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融资难度增大
一、金融市场避险情绪激增造成融资难度加大
当前各国都面临着供给出现扰动,通胀不断上升。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发布的《全球债务监测》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债务总额首次突破300万亿美元,达到30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21年新增的超过80%债务来自新兴市场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务比2020年增加8.5万亿美元,占GDP比重约为248%,比疫情前增加了20%以上。不少新兴国家2022年开始加息,将让这些国家进行再融资时面对庞大压力。目前,面临疫情不确定性持续不退及俄乌战争等多重因素的困扰,全球经济增长有所放缓。
值得注意的是,连年的疫情极大地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市场主体的避险情绪,也降低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一是疫情通过影响企业运营、降低企业盈利能力,冲击银行等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加大银行等机构的信贷风险敞口和投资项目风险,同时会直接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引起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放缓、净息差收窄和盈利能力承压。银行为了维持稳健运营、有效管理风险、势必将降低信贷的资金供给。二是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时,会更加偏好安全性更高和流动性更强的资产,由此定会降低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流动性。与信贷资产相比,现金的流动性无疑会更高。出于流动性偏好,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会加大现金的持有,降低信贷资产供给。三是疫情还会直接降低外商投资等外部资金流入,严重影响信贷市场外部资金供给。综合可知,疫情导致了信贷市场供求间的缺口加剧,加大了海外承包工程企业融资难度,引起信贷利率上涨,不论是各类政策性银行还是海内外各大商业银行,放贷难度都将增加,贷款额度面临大幅下降。
二、融资模式相对单一导致融资难度进一步增加
与海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融资相关的金融资源主要包括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国际或区域多边金融机构等。
以往年度,中国国有企业大量 “走出去 ”项目,尤其“一带一路”等政策性项目,大多依赖于政策性金融机构,如中国进出口银行(以下简称 “口行”)、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以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 “中国信保 ”),以及部分国内商业银行,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根据《中国海外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调研,仅有25%的企业有利用外资金融机构的经验,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经验不足。由于银行避险情绪增加以及企业自身融资模式单一,国内对外承包工程公司融资难度不断增加,也导致了中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在三年间不断萎缩。根据商务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2019-2020》《2020年度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统计公报》,及《2021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简明统计》,相较于疫情前的2019年,2020-2021年间,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大体都在进一步降低。
以国际银团为应对策略,提升融资效率
企业开展海外业务过程中,善于利用金融机构的支持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目前,面对海外工程市场萎缩、金融机构审批放缓等情况,对于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来说,签署合同仅仅是海外业务开拓的开始,创新融资模式、有效规避债务风险、实现项目资金到位且收到工程款才真正实现营业收入。
下文将以土耳其某铁路项目为例,解读如何在银行避险情绪上升、贷款难度加大的大环境下,充分利用国际金融机构,组成国际银团,解决融资难题。
土耳其某铁路全长201公里,是土耳其西北部重要横向通道,该项目将把土耳其重要工业区接入土耳其国家铁路网路,满足工业区与土耳其各重要城市的互联互通。该项目业主为土耳其交通部下属某投资总局,实施模式为EPC+F,项目总投资约12亿欧元。2020年8月,土耳其某公司赢得了项目的竞标,并与业主签订了项目合同,为解决项目融资,推动项目落地,该竞标单位与国内某大型对外承包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组成紧密型联营体,共同推动项目实施。
此项目需要 100%融资,其中土耳其竞标单位主要负责协助业主解决 15%部分,A公司主要负责协助业主解决剩余85%的融资问题。经过多方沟通与协商,A公司克服国内政策性银行及商业银行避险情绪上升、额度不足等问题,在财政部的指导下,促成民生银行与渣打银行组成银团、中国信保和欧洲信保组合承保的融资模型,在此模式下85%部分融资利率可达到3%。同时,土耳其Kalyon集团目前也已和英国进出口银行达成一致,解决剩余15%的融资问题。
以此,国内外金融机构共同发力,以国际银团的方式化解融资难题,同时由于多家金融机构的共同出资,相较于传统的只依靠一家机构,债务风险显著降低。
关于国际银团融资模式的分析
银团贷款在国际上被称为Syndicated loan,最主要的业务实现手法为多家银行(例如上文例子中的民生银行、渣打银行、英国进出口银行)或者是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例如上文例子中的中国信保和欧洲信保),采用同一贷款合同,按照合同上相互协定的期限,对借款人提供资金。通过组建银行融资,充分利用充沛的国际资金对市场上进行大范围的贷款业务和投资规划,进而促进银团体系的完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一、国际银团融资模式的特点
不同于传统的双边贷款业务,银团贷款业务使用的是同一合同、同一贷款协议,并且基于相同的贷款条件下,银团贷款具有融资额度大、融资期限长、参加的银行数量更多的特点。另外,由于银团中的各银行相对独立,各个银行之间并不会有连带责任的产生。
目前,中资银行积极参与国际银团贷款业务,同时也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而积极创新,一是积极对接国际业务,更熟悉银团市场通行规则和业务惯例,使得银团贷款产品线日益丰富;二是使银团的筹组方式更加灵活,满足客户多样化融资需求;三是银团筹组分销的过程中,使境内外银行间的联动不断加强。
二、国际银团融资模式的优点
国内的中资银行积极参与国际银团业务,在如今行业萎缩、贷款额度降低、债务风险高的大环境下,无疑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选择。
1.银团贷款可以带来期限长、稳定并且金额更大的资金支持
大型国际工程项目合同额一般较大,可能会超出单一银行所能提供的信贷额度,而银团的融资模式能有效克服单个银行额度的不足。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当贷款金额大到单一一家银行没有能力完全承担,或者超出授信额度时,银团融资能使之成为可能。从法律角度来看,各国的银行法一般皆不允许一家银行对某一借款人的贷款金额超过一定比例。因此,在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前景下,银团融资模式可以使借款人联合多家金融机构,获得金额巨大的贷款及授信额度。同时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能提供的贷款金额更大、期限更长,一般短则3年,长则10年以上,常见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及大型出口信贷项目。
2.银团的融资模式能节约金融机构和项目贷款人双方的成本对借款人而言,可以依靠巨额资金需求的优势,提高自己在金融机构间的谈判地位,有利于取得较低利率、不用分设抵押品、获得银行提供的更加完善的服务等利益。
对银行而言,国内外多个金融机构共同联手组成银团,可以更有效地识别贷款带来的信用风险。对于单一一家银行来说,通常对借款人的背景调查信息具有局限性,相对来说不能完全全面地调查目标客户的贷款风险。但是,通过组成银团的模式就可以将多家金融机构的内部客户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在较短时间内较为准确地分析出借款人所能承受信贷风险的大小。这样会大幅降低由于一家银行的信息局限性对银行贷款业务造成的风险。同时,采用银团模式进行贷款,贷款业务一旦出现不可控的风险,众多的金融机构只需要按比例来承担贷款风险。
三、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如何充分利用国际银团融资模式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环境,“走出去”的中资企业更应主动加强与国际银团市场对接,熟悉国际上银团通行的合同条款及游戏规则,灵活运用银团贷款,创新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效率,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有条件的企业,例如超大型央企可以考虑在香港等地设立融资中心,作为集团统一的境外融资平台,按照国际金融市场惯例与境内外银行对接国际银团贷款融资业务。
在银团成员的选择上,建议选择资金雄厚、拥有完善的境外布局以及国际银团经验丰富的中资银行作为银团主牵头行。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中资银行东道主优势,由于全面掌握大型“走出去 ”中资企业各方面信息,在银团审批效率、合规性等方面充分满足中方客户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早期交易撮合、项目尽调、银团融资方案设计、投后管理等方面为“走出去”中资企业提供更为专业的咨询顾问服务,以此全面提升国际银团融资的效率和成功率。
另外,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本身的可融资性对于确保银团成功组成至关重要,项目自身的盈利能力是保障项目可融资性的基础。在实际操作中,对外承包工程公司可以根据项目具体收益情况和自身的信用资质,采用多种增信措施,满足银团对足额担保的要求,降低海外工程项目的还款风险,从而提高 “走出去”项目的可融资性。
总结
新冠疫情的爆发,引发市场对海外承包工程企业经营、融资等问题的担忧,在持续低迷的国际市场大环境下,创新融资模式,采用国际银团的融资方式是“走出去”企业成功融资的重要手段。各大海外工程承包公司应主动顺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及政策,积极创新国际银团贷款业务模式,扩大境内外合作圈,一方面联合口行、国开行、中国信保及境内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运作大型海外工程承包项目,另一方面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银团咨询服务机构的合作,在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作者:杨晨曦 张 艺(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形势下项目融资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资本的保驾护航。国际工程业务逐渐由传统承包模式转变为投资及多业态发展的新模式,资金来源由单一的政策性银行,拓展为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国际多边投资银行的多元化支撑。
随着国际货币组织对部分新兴经济体的政府举债要求趋于严格,很多国家相继调整发展模式,逐步减少传统的主权借贷项目,不断增加P PP或BO T等投资类项目,投建营一体化成为中资企业在国际工程业务发展的“新常态”,拥有雄厚的资金和融资能力已成为赢得国际工程项目的重要因素。
项目融资面临的挑战
融资是促进项目落地的内生动力,在实际项目的融资运作中,面临不少的问题和挑战。
一、资金来源不足
“一带一路”沿线多是发展中国家,信用评级普遍不高,投资风险较大,很多国家都无法满足国际金融机构的资审评审要求。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机构大幅降低了对大型公共项目的融资支持,向发展中国家的授信更为谨慎。
因此,国际银团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案例相对较少,中资金融机构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主要资金来源国和融资牵头方。然而,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双重影响下,世界经济下行的趋势加剧,申请缓债国家越来越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显著增多,中资金融机构独自承担大量的融资压力和风险,势必会对本已非常紧张的资金供应带来更大的困难。
二、融资模式单一
由于各个国家发展状况参差不齐,立法状况也大不相同,PPP和BOT等项目融资模式依然处于摸索阶段,运作方式不成熟,银行贷款仍然是主要筹融资模式。政府债券融资不成熟,公司债券融资未全面放开,大多数国家和基建类项目都尚不具备条件发放项目债券,同时没有政府坚挺的经济发展动力作为有力的支撑,很难通过债券获得社会资本,因此企业自身承担了大量项目的融资压力和风险。同时,受限于企业负债率考核的限制,对于“一带一路”项下投资额大、回收期长的基建类投资项目,持续投资后力不足。
三、综合融资成本较高
企业为境外项目所进行的融资成本除利息之外,一般还包括融资费用成本、融资保险成本、境外税务成本、货币转化成本和时间成本等,这些成本一般约定均由借款人承担,叠加后无形中也抬高了跨境投资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
四、面临较高的综合风险
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国际工程最大的风险,主要包括政府违约、外汇管制、宗教冲突和地缘政治造成的政局动荡等。尤其是在所在国政府选举换届后,新任政府官员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往往不同,在政策制定上和具体执行上将产生较大差异,将对国际承包商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在中美博弈过程中,部分中资企业随时面临美国政府的无端制裁和打击,这给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2.社会安全风险
很多项目所在国社会制度和体系不完善,政府治理能力不足,导致社会治安恶劣。在外国政府的暗中操纵和支持下,各种势力暗流涌动,恐怖主义威胁项目执行,对企业产生很大的安全威胁。
3.财政税收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的大部分国家整体体量较小,面对外部冲击和风险,抵抗能力相对较弱。同时,财税政策也不稳定,政府的随意性相对较大,存在朝令夕改的现象。
应对措施
要解决在“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融资问题,企业需加强与政府、银行及行业企业的合作,以制度建设作为切入点,做出切实可行的顶层融资设计,为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便捷路径。
一、政银企联合,共同设立 “一带一路”专项基金,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来降低融资成本
首先,以国家主权信用作为背书,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再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转借给国内没有主权评级的金融机构。由该金融机构为主导与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一带一路”专项基金,以基金的名义向“一带一路”项下的企业或项目提供融资贷款支持,基金在保本微利的前提下,以较低的利率向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同时,政府设立相应的“一带一路”基金管控制度和项目入库机制,以实现国家的外交政策与企业“走出去 ”的有机结合。企业在获利后也可与基金进行收益分成,双方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多赢的局面,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从根本上和源头上降低融资成本。
二、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加强政府资本与企业资本、商业贷款等社会资本的协调配合,支持“一带一路”重大项目落地
建议充分利用中外双方政府的政策红利,加强政府资本与企业资本、商业贷款等社会资本的协调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从而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例如考虑发挥援外资金撬动作用,选择合适的国别和项目,用援助方式支持重大项目的部分民生工程或配套工程,撬动重大战略性项目落地,并可依托主项目解决援助项目后续运营问题,推进投建营一体化的长期援助理念,推动企业投资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三、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探索和推动人民币跨境投资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投资数量逐年增加,跨境直接投资规模显著扩大,区域双边和多边的经济金融合资模式在深度融合。同时,由于美国近年来的“孤立主义”心态和不确定性增加,以美元作为主要的金融结算工具的风险也随之大幅上升。为了推动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帮助我国企业规避美元等国际结算货币的汇率风险,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规避美元风险,国家相关部委应继续出台鼓励政策,支持和鼓励境外人民币的使用。如进一步增加东道国与中国本币互换的额度,并通过如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和投资领域的人民币结算为抓手,推动中国与此地区的金融合作。同时,进一步降低人民币跨境投资的融资成本,尽可能减小企业使用人民币跨境投资的资金使用成本。企业在境外投资项目中,也应积极探索人民币跨境投资,推动中国与境外国家的金融合作,进一步全面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在资金融通及金融创新领域的辐射范围和辐射能力。
四、建议中国信保国别承保额度针对买贷与投资进行区分
以孟加拉国别为例,由于中资企业在该国承建的几个大型电力能源项目买贷业务占用了中国信保在该国别全部的承保额度,导致其他投资项目不能投保。建议中国信保针对买贷业务与投资业务对国别承保额度进行区分,避免不同业务类型之间因承保额度份额问题产生限制,以便更加充分地支持中资企业境外投资业务发展。
五、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
企业可以尝试与银行共同探讨融资方案,创新融资模式,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如中国路桥正在推进的某项目,已联合外资商业银行、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亚投行以及中国信保共同进行合作,为该项目提供有限追索的项目融资,打造了“一带一路”沿线PPP典范项目。这样既践行了“一带一路”倡议,扩展了第三方市场合作,契合国家鼓励企业境外投资扩大国际化合作,还拓展了多元化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一举多得,真正实现了促进区域经济整合和国际化投资合作共赢。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进入全面推进和实施阶段。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外交和经贸关系不断加深、各项合作机制日益完善,通过政府、企业及融资机构发挥各自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和资金融通方面的优势,各方必将形成合力,最终实现民心相通,从而促进中国及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赢,中国企业也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作者:彭小军 冯 孟(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