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经济学人智库《中国海外投资指数》发布十周年。相比于2013年的榜单,新加坡超越美国,成为最佳中国海外投资目的地。
《中国海外投资指数》利用经济学人智库的经济预测和前瞻性风险评估指标,展示中国海外投资战略决策中可量化的一面,以及识别机遇和风险的系统性方法。企业可以根据其特定的投资目的识别最合适的投资目的地。
新兴市场排名明显上升,其中排名攀升最为明显的经济体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埃及、哥伦比亚和墨西哥。在经历了短暂的海外投资热情减退后,我们预计中国在2024年将重新成为海外投资(ODI)的第二大来源国。在当前的地缘政治背景下,海外投资的重要性也再度凸显。
中国海外投资指数简介
中国企业已逐渐发展成为了颇具实力的全球投资者。在过去的十年,由于政府对减少非理性投资的呼吁以及地缘政治和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干扰,中国投资者的热情曾经历过短暂性减退。但我们预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在未来十年仍将进一步增加。在当前的地缘政治背景下,海外扩张变得愈发重要,因为其能帮助中国企业应对贸易限制和获得必要的材料和技术,也使中国能够加强与他国(尤其是非西方国家)的关系。
我们预计,中国在2024年将重新成为海外投资的第二大来源国。随着国内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技术能力的提高,以及国内市场走向成熟,中国ODI的增长轨迹很可能与之前发达经济体的增长轨迹相同,尽管相较于中国的经济体量而言(参考美国的ODI/GDP比例),中国对外投资流量仍然较小。
经济学人智库长期对有国外市场扩展目标的公司和投资者提供支持。我们在2013年发布了《中国对外投资指数》,向中国投资者展示海外投资战略决策的可量化的一面,以及识别机遇和风险的系统性方法。该指数运用我们的经济预测和前瞻性风险评估指标,根据经济体可为中国企业带来的机遇,以及与双边关系和营商环境相关的潜在风险,将这些投资目的地进行评分和排名。企业可使用相同的数据指标集,根据其特定的投资目的识别出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最佳投资目的地。
《中国海外投资指数2023》采用了约200项指标,按照对中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对80个投资目的地进行排序。我们将中国投资者日渐关注的新市场纳入其中,例如玻利维亚和乌兹别克斯坦等。我们提高了风险(尤其是地缘政治相关风险)的权重,顺应中国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愈发明显的避险倾向。所选的指标组合在过去十年也发生了变化。
主要结论
新加坡位居榜首,成为对中国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这主要由于新加坡是一个成熟的全球商业中心,与中国有着紧密的文化纽带,以及在中西方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努力保持中立。这些因素让在其他国家遭遇各种限制的中国企业和投资者在新加坡的运营风险更低。此外,新加坡这个富裕的城市国家常作为中国企业进军快速增长的东南亚市场的门户。
自 2013 年以来,东南亚和南亚的排名稳步攀升,反映出两个地区强劲的增长前景、崛起的中产阶级、丰富的战略性自然资源以及对中国投资者的相对开放的态度。作为出口贸易的枢纽,许多国家与中国的上游供应商保持着紧密的供应链联系,并同时受益于下游主要出口市场的关税优惠。印度尼西亚(第2位)的吸引力源于矿产资源储备(如镍矿)优势、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规模;而马来西亚(第3位)和泰国(第5位)的吸引力则表现于其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与中国互补的供应链。印度(第11位)本应提供大量机会,但紧张的双边关系限制了印度排名的进一步上升。
许多新兴市场的排名不断上升,这得益于它们与中国的紧密联系、自然资源禀赋、市场规模和/或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中国的进口多元化战略决定了中国不会依赖单一的大宗商品供应市场,因此,众多资源丰富的地区出现在榜单前列,这包括智利(第10名)等拉美国家和卡塔尔(第16位)等中东市场。墨西哥(第22位)因进入北美市场相关的供应链机会而备受关注。然而,由于该国距中国较远,以及在双边关系指标中表现平庸(尤其是与亚洲经济体相比),其排名未能进一步上升。相反,土耳其(第72位)对中国投资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因为该国的外交和经济政策环境难以预测。
市场拓展:下一个10亿消费者在亚洲和非洲
除了总指数排名以外,EIU也提供了针对特定投资目的的子指数排名。我们通过修改指标组合并相应调整其机会和风险权重,为具有不同目的的投资者识别出了排名前20位的目的地。开拓外部市场是我们的分排名的其中一个,也一直是中国对外投资的目标之一,但中国与传统出口市场的关系日益紧张以及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凸显了寻找替代市场的紧迫性。我们预计中国企业出海投资的势头强劲,尤其在消费电子、信息技术服务(如数据中心、电子商务和游戏)、电信、可再生能源和汽车产品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国企业一直在构筑自己的竞争优势。
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与市场拓展有关的风险因素,这包括当地政府对进口和外商投资的政策,以及公众对中国和中国产品的看法。零售网络与基础设施、税收政策以及利润汇回国内的便利性也是相关度较高的风险指标。
东南亚和南亚的市场扩张机会更多。根据市场规模、经济增速和上述领域的潜力,我们预测印度尼西亚和孟加拉国到2040年将跻身全球前20大经济体之列。有利的产业政策也将鼓励企业把这些市场视为出口基地。例如,泰国虽然不在市场吸引力排名的前20名,但政府为电动汽车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丰厚的补贴,因此正在吸引中国汽车制造商将该国定位为其在东盟的电动汽车制造中心。
非洲的市场潜力将在本世纪20年代末更加明显,收入和经济韧性将继续得到改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也将逐步形成。交通和物流服务在发展区域一体化的市场计划中,仍是一个主要弱点,但同其它基础设施领域一样,从另一个视角看,这些薄弱环节同时也反映了投资的潜力。
供应链发展:拥抱友岸和近岸转移的机遇
供应链发展的子项排名评估了不同投资目的地作为中国企业关键供应链节点的竞争力。经济学人智库建议投资者考虑与投资目的地相关的主要运营风险,如劳动力市场限制以及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汇率波动和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性等金融风险也至关重要。
除了东南亚和南亚的天然“赢家”之外,几个拉美和东欧国家也凭借其商品进入北美和欧盟市场的优势脱颖而出。在墨西哥的中国制造商依据《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享受对美出口免关税待遇。然而,长远来看,美国收紧对在墨西哥经营的中国企业进口商品审查的可能会给其他拉美国家,例如智利,带来更多吸引中国投资的机会。该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并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北非和土耳其(和未列入前20名巴尔干半岛)是后起之秀,可以填补低端制造业以及仓储和物流等供应链活动的一些空白。埃及多元化的工业基础,苏伊士运河的战略位置,以及其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突显了埃及作为绿色氢能物流枢纽的潜力。然而,该国政府推出氢能政策方面的进展缓慢,将可能导致投资延迟。土耳其和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和中东之间的战略要地,劳动力和监管负担较东欧其他地区更轻。但是,相比之下土耳其的经济前景受累于通胀飙升、汇率问题和潜在资本管制等问题。
自然资源:中亚脱颖而出,非洲国家的吸引力各不相同
中国对自然资源投资的兴趣已更加系统化——进口多元化战略日益明显,中国也在积极参与矿山开采和定价权的竞争。自然资源投资的兴趣也发生了变化,例如农产品和锂、钴、镍等战略性矿产投资将优先于煤炭投资。
对于长期采矿项目,我们建议企业密切关注与政治不稳定、监管不确定性、环保政策、基础设施以及外汇储备对资本品进口覆盖率等相关的风险。资源民族主义可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包括增加税收、改变许可证和股权要求、以及实施出口限制。双边关系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例如加拿大等国限制中国的投资。备受瞩目的项目也容易受到选举周期的影响,在选举期间,人们可能会对资源掠夺和“债务陷阱”的叙事尤其敏感。
海湾国家凭借丰富的油气资源受到中国投资者的明显青睐,此外,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因其与中国紧密的双边关系和相近的地理距离而对中国投资者具有吸引力。只有少数几个非洲国家跻身前 20 名投资目的地之列,主要原因是许多非洲国家存在上述的运营风险。此外,尽管中国在非洲矿业领域的影响力有所扩大,但与地区巨头以及亲西方的跨国矿业公司相比,中国仍扮演着次要角色,现有地区巨头可能会长期保持主导地位。
平衡机会与风险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过去十年的记录好坏参半,这凸显了预测进入海外市场相关风险的重要性。在持续监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趋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近年来许多中国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有所提升,风险容忍度有所下降。
考虑到投资者风险容忍度和管理模式的不同,我们用机遇/风险矩阵对各个投资目的地进行分类,以补充总体排名。该矩阵并不旨在灌输一套一成不变的投资准则,也不寻求提供一套投资的黑名单或白名单。相反,所有入围经济体都是中国对外投资的热门目的地,该矩阵旨在表明每个投资目的地的相对机遇和风险,以及利用经济学人智库的预测和评级来定量评估市场吸引力,并预测未来潜在的机遇和风险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