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中国能建总经理倪真与中国电建总经理王斌的一场高层会谈,在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掀起轩然大波。
两家央企巨头坐在一起,深化交流在能源电力、水利、科技创新、国际业务、投资开发等领域合作,反映出央企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的转型方向、行业整合趋势以及国家战略协同的深层逻辑,释放了多重战略信号。也不禁让人猜测: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是不是要合并了?
今天,我就来深度剖析这场会谈背后的信号,看看能源电力和基建行业的新趋势究竟是什么!
| 高层会谈释放了什么信号?
之前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两家都涉及火电、水电、风电、光伏等能源电力工程,以及水利、市政、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业务遍布全球。
当下,尤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种高度重合的业务结构,让市场一直有“合并”的猜测。毕竟,1+1>2的道理谁都懂,合并后不仅能减少内耗,还能提升国际竞争力。
且看2019年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合并,成为全球最大造船集团;2020年,中国化工与中化集团合并,打造万亿级化工巨头。这些案例都表明,央企合并也是大势所趋。
从此次会谈内容看,双方更强调合作而非合并,具体总结如下:
1. 合作重点:业务互补与资源整合
尽管两家企业业务高度重叠(能源电力、水利、基建等),但合作重点聚焦于新能源开发(风电、光伏)、技术攻关(绿色低碳技术、智能装备)及海外市场拓展。通过分工协作,双方可避免重复投入,例如中国能建在火电改造、电建在水利工程领域的优势互补,形成全产业链竞争力。
2. 实践路径:“四大转型”与“四新”能建
会谈中,双方多次提到“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和“四大转型”(能源结构、产业模式、市场布局、发展动能)及“四新”能建(新基建、新能源、新业态、新模式),表明合作旨在突破传统工程承包模式,向“投建营一体化”升级,通过联合投资开发、运营管理提升项目全生命周期收益。
3. 协同破局国际业务
同时会谈强调“一个合作”,面对全球能源转型需求及“一带一路”竞争加剧,联合参与海外项目投标(如中东光伏电站、非洲水电工程)可降低内耗,形成“中国方案”输出合力,增强与国际巨头(如西门子能源、法国电力)的议价能力,增强国际市场话语权。
4、形势分析:
这种战略协同,不仅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也为两家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长远看,这种合作模式,更像是为未来可能的合并做铺垫。通过合作,双方可以在业务、管理、技术等方面提前磨合,降低未来整合的难度。
| 合并的可能性有多大?
从目前来看,合并的可能性存在。
但短期内更可能通过战略合作实现资源整合,例如,成立合资公司开发新能源项目或联合参与海外工程投标,以“合作共同体”形式过渡;
长期看,若国家进一步推动央企专业化整合(如稀土、物流领域的先例),或为应对欧美“去风险化”政策需强化海外竞争力,合并可能性将显著上升。
1、合并的逻辑
减少内耗:两家企业业务高度同质化(80%以上收入来自工程建设),在国内外市场经常“撞车”,但国际竞争需“航母级”企业,合并后可避免恶性竞争、减少同业恶性竞价。
提升竞争力:参考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合并案例的前车之鉴,目前全球ENR排名电建第7、能建第14,合并后资产规模超万亿,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电力工程企业,对标法国万喜、西班牙ACS等国际巨头。
响应政策:国资委一直推动央企专业化整合,合并符合“做强做优做大”的改革方向。
2、合并的障碍
整合难度大:两家企业均为万亿级资产央企,整合涉及业务、人员、文化等多方面。
历史沿革差异:中国电建侧重水利水电,中国能建侧重火电设计,业务侧重点不同。
政策不确定性:合并需要国资委和更高层决策,短期内可能不会轻易推动。
3、短期合作先行,长期政策驱动
关键在国资委定位。
| 行业影响:重塑能源基建生态
1、行业集中度提升与生态重构
若两家企业深度合作甚至合并,将占据国内能源电力工程市场超50%份额,挤压中小型工程企业生存空间,倒逼行业向专业化细分领域转型(如核电配套、微电网EPC)。
2. 绿色技术标准与商业模式创新
合作可能加速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绿氢产业园、虚拟电厂等新兴业态的规模化应用,并推动EPC+融资+F(技术服务)的商业模式普及,改变传统低价竞标逻辑。
3. 国际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联合体在国际项目中的报价能力、融资成本优势(如亚投行、丝路基金支持)将显著增强,可能打破日韩企业在东南亚电力市场的垄断,并挑战欧洲企业在非洲基建领域的传统优势。
| 结论:合作是确定的,合并是或然的
此次会谈释放的核心信号“在竞争中寻求最大公约数”。短期内,双方将通过战略合作实现资源集约化利用,响应国家能源转型需求;中长期看,合并重组与否取决于央企改革顶层设计及国际竞争压力。无论结果如何,两家企业的协同已为行业树立了“竞合范式”,其路径对中国交建、中国铁建等基建央企的转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可以明确的是:
在“双碳”目标和国际竞争的双重压力下,能源电力和基建行业正迎来深刻变革。
无论最终是否合并,两家企业的合作都将为行业树立标杆,推动绿色转型、技术创新和国际化发展。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场变革或许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清洁的能源,以及更美好的未来。
你觉得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应该合并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