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
1月24日,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在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乙巳年新春招待会上指出,根据中方统计,中马两国去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120亿4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1.4%,创历史新高。而且,中国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也连续多年是马来西亚的主要投资来源国。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实施,中马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马来西亚不仅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进入东南亚市场的理想跳板,还为其在数字经济、消费品牌、制造业、金融服务、以及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马来西亚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环境,成为中国企业出海东南亚的首选地之一,尤其是在技术和消费品牌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PART1
马来西亚鼓励外商投资企业优惠政策
(一)企业所得税
属地征收:意思就是只针对于马来西亚国内产生的利润征税,如果公司利润产生于马来西亚国外,那就不需要缴纳所得税。这跟中美的全球征税不同,与新加坡、香港等热门公司注册地的政策一致。
分级税制:如果公司注册资本(实缴资本)小于250万马币,那么首个15万马币的利润,按照15%的税率缴税;
超过15万马币但不足60万马币的利润部分,按照17%缴税;
超过60万马币的利润部分,才按照24%的标准税率来征收。
如果注册资本大于250万马币,那就统一按照24%来征税。
(二)减免税政策
1、外国公司设立的经营性总部、地区分销中心10年免征所得税;
2、从事电子、生物技术和航空领域的企业5年内免征所得税;
3、大规模投资项目和高科技制造公司可在更长时期内继续享受减免税优惠;
4、取得“多媒体超级走廊”地位的企业,5年免征所得税,经批准免税期可延至10年;
5、获得“新兴工业地位”资格的企业自生产之日起5年内所得税减征70%。
(三)抵扣税优惠政策
1、在多媒体超级走廊网络城进行的新投资可享受100%应纳税收入抵扣优惠(用投资额抵扣应纳所得税收入);
2、对从事电子、生物技术和航空领域的企业5年内所发生的符合条件的资本支出给予60%的应纳税收入抵扣优惠;
3、获得“新兴工业地位”资格的企业可自批准之日起5年内,用再投资额的60%抵消其应缴纳所得税收入的70%。
其中:符合条件的制造业项目或扩大规模的加工项目再投资时,可自批准之日起在15年内用再投资额的60%抵消其应纳税收入的70%。
4、鼓励研发的措施:
①为第三方提供研发服务的研发公司可享受与“新兴工业地位”企业相同的应纳税收入抵扣优惠;
②从事经批准的内部研发活动和为集团公司开发研发项目的研发公司也可享受应纳税收入抵扣优惠;
③为某一特殊行业进行研发的公司或机构可在5年内将投资额按一定比率抵扣应纳税收入;
④对研发项目进行现金投入以及用于对研究公司或机构、合同研发公司、非关联的研发公司的服务支付可享受双倍扣减优惠。
5、鼓励出口型企业的措施:
从事制造业或农业的出口型企业可享受最多达70%的应纳税收入抵扣优惠。
PART2
马来西亚主要州属
马来西亚的经济主要集中在三个州,分别是中部的雪州,即雪兰莪跟吉隆坡(含布城直辖区),以及北部的槟城和南部的柔佛。三个州的特点如下:
1
雪州
位于马来西亚的中部,属于马来西亚最先进的州属,它包含了吉隆坡,基础建设也非常完善,雪州拥有最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拥有全东南亚第二大的港口和全球第十一大的港口吞吐量。雪州政府准备发展的领域包括以下9大领域(“第一雪州计划”9大发展领域):①投资与运输;②数字经济;③电子与电器、技术和工程;④生命科学;⑤旅游;⑥航空航天;⑦汽车工业;⑧清真工业;⑨农基科技。
例如,在汽车工业领域,吉利(吉利汽车是吉利汽车集团旗下品牌,总部位于中国浙江杭州,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在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建有海外工厂)的厂就设立在雪州(边界),是属于(霹雳州的)丹戎马林,在雪州跟霹雳州的边缘。
2
槟城
槟城是马来西亚北部的工业重镇,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它是整个东南亚最大的“硅谷”,也因如此,很多中国企业,尤其是发展电子行业和芯片有关的都在瞄着槟城,因为槟城拥有最完整的半导体供应链,从最上游的设计到下游的组装,基本上它们都可以做到有研发设计、有晶圆片的制造、组装、测试,还有电子制造服务。
3
柔佛
柔佛是马来西亚南部最大的州属,占地面积很大,但是人口不多,它在2006年的时候,打造出一个叫做伊斯干达经济特区,为柔佛过去的15年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为它把经济特区分成5大块:
①A区:新山市中心 金融、文化、城市旅游
②B区:lskandar Puteri教育、医疗旅游、财政
③C区:Tanjung Pelepas物流、自由工业区、国际配送
④D区:Pasir Gudang制造业、石油化工、电子
⑤E区:Senai-Skudai 高科技、航空、购物
PART3
马来西亚行业发展趋势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3年,中国对马来西亚直接投资流量14.3亿美元;截至2023年末,中国对马来西亚直接投资存量134.8亿美元。目前在马来西亚的中资企业主要分布于贸易、能源矿产、建筑与房地产、纺织、基础设施建设、机械制造、电子电信与科技等领域。
在工业领域,受近来绿色环保观念影响,马来西亚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马来西亚芯片产业集聚效应明显,近年来出台了产业升级计划,旨在从半导体产业链的后端向前端发展,提供更高附加值的活动。
马来西亚电商潜力巨大,2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总人口的43.4%,这为电商市场提供了庞大的潜在消费者群体。
在马中资企业有哪些?
①基础设施
中国交建、葛洲坝集团、中马关丹国际物流园
②汽车及产业链
吉利-宝腾、奇瑞汽车、亿纬锂能、拓普集团
③电子科技
通富微电子、华天科技、超聚变
④数字经济
秦淮数据集团、阿里、腾讯
据马来西亚统计局数据,2023年制造业GDP占比达23.3%,外商投资同比增长32%。随着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马来西亚正从“成本替代型”基地升级为“技术驱动型”区域中心。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此刻布局马来西亚,更是打开东盟乃至全球市场的战略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