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提及非洲电网,往往首先想到电网事故频发、基础设施薄弱、电力普及率低等问题。

确实,仅在今年一季度,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国家电网就遭遇了两次系统性崩溃,导致包括首都阿布贾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地区陷入全面停电。

无独有偶,同样在一季度,非洲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南非,也宣布实施六级限电措施,全国范围内轮流停电。南非居民每天将面临8至12小时的停电。而这距上一次南非实施六级限电措施还不满一年。

电网建设

短期内难以根本性扭转

这与长期的电力设施老旧不无关系,而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非一日之功,输配电能力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的电网建设需要久久为功。

一方面,多数非洲国家骨干电网较为薄弱,电网承载和调度能力差;

另一方面,配电网建设改造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同时面临用电负荷偏远、线路偷盗破坏等问题。

电网可及性差、可靠性不足、可负担性弱等问题成为限制非洲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产业发展

确是迫在眉睫

而近年来,受全球地缘政治博弈、全球通胀等因素影响,非洲矿业、农业等行业的基本面逻辑发生了质的变化。能源转型和大国竞争激发主要经济体围绕非洲矿产资源的博弈,而经历俄乌冲突导致全球粮价一度飙涨超50%的非洲多国也深感保障粮食安全的严峻性。

在政策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农场和工业园区正迫切寻求突破电力瓶颈的解决方案,希望摆脱不可靠、不可及等电网限制,降低高昂的柴油发电成本,确保生产运营持续稳定。

综合能源+微电网

现实的解决之道

光伏组件和储能系统价格的大幅下降恰逢其时地解决了这一痛点,“综合能源+微电网”的能源方案不仅技术成熟可靠,更能在经济可行性上契合当地用户对独立供电系统的需求。仅以东非为例,据世行数据,2024年上半年售出近300万套离网设备,占全球销量的68%。

图片

中资企业在“综合能源+微电网”领域具备显著竞争优势。不仅能够依托国内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实现成本优化,而且能凭借设计-工程化项目经验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精准匹配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与负荷特点。

近期,就有多家企业宣布中标/签约该类型项目:

  • 能建时代新能源成功中标并签约刚果(金)东南部矿区综合能源微电网储能系统供货项目(27.5MW/89.6MWh)。

  • 中电国际新能源公司在塞内加尔成功签署180公顷农场1.01MW光储灌溉暨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同时签署了多套总计168KW的工商储及户储项目。

  • 中水对外中标加纳岛屿和湖畔村镇35座微型电网项目6个标段油光互补离网项目。

尤其是在矿业领域,借助综合能源系统实现多种发电类型之间及并网/离网的调度,对于保障矿山生产运营意义重大。此前,三一硅能在赞比亚瑞达矿山应用光、储、柴微电网综合能源系统为矿山能源保供和降本增效提供了优秀的解决方案。

通过构建“综合能源+微电网”系统,非洲产业发展得以摆脱对传统电网的依赖,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和高效利用,同时降低能源使用成本,提高生产运营效率,“综合能源+微电网”模式有望在非洲地区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