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全球爆发以来,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走出去”企业而言,国内国外对疫情控制措施的交叉和时间“错配 ”,使得市场开发和项目推进受到了严重影响,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面。但同时,这场疫情也让中国金融机构、企业和投资者重新审视过往对海外基建投资无节制的狂热,修正投资策略、方向方法和实际操作中的偏差。

主动创新融资模式

一、项目融资

为了降低投资对资产负债表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项目融资。项目融资是一种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融资方式,以项目的资产和未来收益为融资基础,不仅能有效降低企业资本金投入,还可以将项目的风险在政府、银行、承包商、供应商、保险商和包销商等多个参与主体之间进行分配,降低自身在单个项目中的风险敞口。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所投资的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100MW风电项目是近年来中资企业境外成功开展项目融资的案例之一。项目总投资额1 .4亿美元,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绿色气候基金(GCF)和中国工商银行分别提供2528万美元、3429万美元、2286万美元和1361万美元的贷款。项目有以下值得学习之处:在没有当地国政府主权担保的情况下实现了有限追索的项目融资;利用EBRD在当地多年执行项目的经验和实力,保证了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营;通过外币和本币贷款的有效结合,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汇率风险;没有受到境外投资保险的硬性限制而放弃投资;虽然融资成本比传统融资模式高一点,但是与分散出去的风险相比,这种项目融资模式更加有竞争力。

二、混合融资

当前,全球基建行业的投资缺口已达到 1万亿 -1.5万亿美元,这一巨大的资金缺口无法从单一渠道得到弥补,混合融资成为一种可行的融资模式。

混合融资以撬动私人投资和实现SDG7可持续增长为目的。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项目的融资有一部分为捐赠或具有援助性质,且这一部分融资完全承担了其他主体不愿承担的风险,使得项目从不可行变为可行。对于部分国家,许多投资人不愿意承担政治风险和货币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具体的项目就很难能够找到投资人,这时,如果能够找到优惠贷款的提供方或部分股权和债务的捐赠方,就会大大提高项目本身信用和私人投资者的回报率。此外,还可以通过多边或双边的担保、保险、技术援助和初始设计援助等方式,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吸引私人投资者和商业金融机构的参与。除了常见的多边和双边金融机构外,还可以关注一些慈善基金类主体,比如盖茨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等,他们会有许多无偿援助性的项目在执行,与他们合作也是中国企业获得融资和提高投资回报率的有效途径。但是,因为各基金所关注的行业和区域会有不同,因此需要结合项目所在行业和区域去接洽不同捐赠性质的机构。去寻找哪些融资机构的前提是对行业和市场的专注和了解,还要搭建专业的团队,才能保证沟通和项目有效推进。以世界银行为例,在加纳农村家庭的离网项目开发过程中,当地银行向农村家庭提供购买、安装和维护家用太阳能系统(SHS)提供贷款的前提是世行提供了优惠贷款。此项目是由世行下属的IDA和多边信托基金GEF参与,GEF为此项目提供技术援助,以帮助太阳能交易商和农村地区银行进行能力建设。即使如此,农村许多家庭仍然负担不起此长期贷款每月的还款金额。在这种情况下,产出导向型援助全球合作机制(GEDAP)为此项目提供了435万美元的援助,以提高家庭购买和使用SHS的能力。负责项目执行的当地银行合作伙伴 Apex银行提供的贷款利率也因此大大低于当地商业金融机构的利率。从而,加纳当地的银行仅需要提供农村家庭用户贷款额的29%,而80%是由捐赠资金承担的。捐赠部分金额可能会占到SHS成本的50% -60%,每个家庭用户仅需要支付约10%的预付款,其余贷款金额则按月偿还。

无论是对于发展中国家 “小而美 ”的项目还是 “大而优 ”的项目,当中国企业以传统融资模式去衡量并不具有可行性时,需要考虑其他的融资模式、渠道、资金性质等多种因素,从股权、债权、担保和技术援助等环节融入混合融资,将其变为可行的项目。

三、资产证券化

无论是绿地项目还是在运营项目,再融资均是提高回报率和获得现金流能力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对于已经拥有部分海外运营资产的企业而言,在当前中资企业境内传统融资来源受限的情况下,如果将境外在运营项目的现金流盘活,获得企业现阶段发展所必须资金,也会给企业境外新业务拓展提供新的股本金来源。当然,这种资产证券化可以先尝试通过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方式进行,但是出于分散风险和多元化投资人的角度出发,应多尝试在境外其他市场发行其他币种的债券,从而通过标准化的产品并借助资本市场实现项目的再融资。

此融资模式已经有多家欧美企业在非洲的离网和其他行业项目上应用过。2020年,Zola Electricity Cote d’Ivoire(ZECI,EDF和Zola Electric的合资公司)与NEoT Offgrid Africa (NOA)就ZECI在科特迪瓦的10万个SHS项目应收账款证券化项目达成一致。ZECI负责 SHS的商业化和部署,NOA则承担与“租赁 -拥有”模式中的财务风险。此项目中的贷款由非洲开发银行和Cre.dit Agricole CIB (CACIB)提供担保,而电费支付将通过移动端实现。对于离网和那些能够产生长期应收账款类项目而言,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模式可以尽快实现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从而解决当前资金周转和新项目投资所面临资金短缺的约束。但是,每个项目均需要根据行业和国别进行具体的设计。

四、债务重组

受到疫情影响,许多国家政府的财政受到极大冲击,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出现了违约。多边、双边和国际商业债权人均在探讨在不同框架下重组这些债务的可行方案。中资金融机构和企业在此过程中,也必须注意到这种债务重组框架和模式,并积极参与其中,最大化的实现中方债权人的最优利益。中资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也形成了对某些国家的债权,但是这些应收账款是否会因为部分中资企业的国有性质而被纳入到多边框架下一起重组,国际社会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需要密切关注并提前形成解决方案。

突破融资瓶颈的必修课

一、融资人才培养

想要实现转变,必须依靠具有国际背景和视野的人才。目前,我国大学所培养出来的毕业学生和公司的境外业务人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和历练,需要企业的继续培养,才能适应新国际形势发展的要求,并成为中资企业境外开疆拓土所需要的人才。

要根据国际市场发展,具有前瞻性地为海外员工和国内相关职能部门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特别是项目融资财务模型培训,这是一切境外投资和融资项目的基础。例如,在越来越多需要开展项目融资的新形势下,为员工提供海外项目融资财务模型相关课程培训是海外市场发展的关键,至少要保证业务人员在拿到业主或政府的财务模型时能够看明白,财务人员能够对财务模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也能清楚地知道金融机构所关心的财务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并能协调各方搭建出比较优化、提高IRR且各方均接受的财务模型,这样才能极大提高市场开发能力,并提升业绩成功率。财务模型也直接决定了项目是否可行、IRR、债务融资规模和结构等。

二、合作伙伴多元化

对于开展境外投资的中资企业而言,要将融资的渠道和来源多元化。积极探索与多边开发性和国际性商业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加强交流和培训,熟悉这些金融机构的国家和行业政策,金融产品,项目评价和投资标准,内部审批流程以及工作机制,这样才能实现境外投资的资金可持续性。另外,加强与投资项目所在国或区域的行业投资人的合作,将会大大提高中标机会,并极大保证项目的最终落地和平稳运行,而不要过多关注股权比例和控股要求。

与具备投资和融资实力的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对于EPC企业,在取得了相对领先的专业地位,能够体现EPC企业的专业性,根据企业本身的专业领域和境外优势市场,与区域性或国际性的发起人开展紧密的合作;与更多的供应商开展合作,利用他们海外市场开发能力、国际化的开发团队、海外营销网络的深耕和布局及强大的本地化能力,互补性合作,产生协同效应。

三、中国金融机构的重新定位

前文提到的混合融资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除了在具体项目中将捐赠、优惠、商业性金融机构和私人投资者通过优化的结构结合起来外,已经有多边机构或主权开发机构和基金成立专门的混合融资类型的基金,通过这种基金的运作模式将具有相同或类似捐赠和优惠性质的资金集中起来,专注投资于某个行业。利用股权、债权、担保、项目初始设计和技术援助等方式,实现项目的可行性,吸引私人投资者。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主权基金和援助性质的机构,应重新定位其在境外投资业务中的角色和作用,考虑将部分捐赠和优惠性质的资金集中到某个具体的基金或项目中,能够从项目的更前期和非盈利性的角度去撬动中国企业主体和商业性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到更多境外项目的投融资中。如果这是一个近期很难实现的目标,中国相关政府机构、中资金融机构和企业,应认真研究混合融资在境外项目上的最大范围应用,整合中国对外援助、两优贷款、相对充裕的商业金融机构和私人投资者资金、企业境外投资的积极性和强大的EPC能力,并通过混合融资融入到国际化的大家庭中。

谨慎涉足投资和项目融资

我国国际承包商曾热衷于以“EPC+F”和“投资+ EPC”模式承揽项目,但始终将重点放在获取工程项目,而忽略融资和投资带来的风险。以“投资+EPC”模式为例,假设工程合同项下能够实现零风险,10%的股权投资风险敞口对应的资金数额仍然可能会超过工程合同项下的利润,即使有保险机构参与风险分担,项目风险敞口仍然巨大。在新形势下,中国资金在国际投资中更加谨慎,甚至停滞,而国际金融机构标准较高,中资承包商往往难以达到,所以没有足够实力的中资承包商应更加专注EPC项目,要牢记工程承包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最大程度回归主业,不要轻易尝试投资和项目融资。可以充分利用EPC工程承包的专业性,与具备项目融资能力的国内外投资人开展合作,并在合作过程中认真学习、培养融资人才,为企业长期发展做好人才储备。而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投资和融资经验的企业而言,则应提高国际化水平,进行多元化业务布局,尽快向专业投资人角色转变。

如果中资企业能够实现从“EPC+F”和“投资+EPC“转变为以融资为导向的“F+EPC”,如果中资金融机构能够从参与行转变为国际化的牵头行,那么境外项目融资的瓶颈就真正实现了突破。